瑞幸咖啡回應重回美國主板上市。
近日,據廈門市工商聯發佈的視頻顯示,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兼CEO郭謹一在2025年廈門企業家日大會上表示,隨著歷史遺留問題全面解決、企業經營態勢持續向好,瑞幸咖啡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正積極推動重回美國主板上市進程,該項工作一旦完成,將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事件,
11月12日,對於重回美國主板上市的具體時間表,瑞幸方面回應澎湃新聞稱,“瑞幸咖啡會持續關注美國資本市場,但公司目前對於重返主板上市沒有確定的時間表,我們現階段的首要任務仍是踐行公司的業務戰略、聚焦發展。”
在前述大會上,郭謹一介紹,瑞幸咖啡成立於2017年,2018年總部落戶於廈門,2019年5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20年公司因財務造假事件從納斯達克主板退市,經過內外部全面徹底的調查和嚴肅處理,事件相關的原股東和團隊徹底退出,大鉦資本作為新控股股東和新管理團隊全面接手,公司重塑了求真務實的企業價值觀,重新打造了業務戰略和發展模式,徹底完成了歷史切割,實現了瑞幸涅槃重生,“可以負責任地說,今天的瑞幸咖啡,除了還保留原來的名字外,已經成長蛻變為一家全新的公司。”
郭謹一還表示,經過五年多的努力,瑞幸咖啡首次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並已發展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目前國內外門店數量近三萬家,註冊用戶超4億,員工超17萬;預計2025年度全年營業收入超500億元,納稅總額超17億元(在廈納稅超9億元)。
五年前,一場3億美元的會計醜聞使這家咖啡連鎖店的業務陷入困境。
據記者梳理,2017年11月,作為神州優車高管的錢治亞卸任公司董事和COO,離職創業,並成立了瑞幸咖啡,資金來自創始人團隊的自有資金和老東家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的個人借款。大股東陸正耀同時擔任瑞幸咖啡的董事長。2020年瑞幸陷入財務造假傳聞,調查結果落地後,陸正耀於當年7月退出瑞幸咖啡董事會成員,公司任命郭謹一為新任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2022年,瑞幸咖啡宣佈已完成財務債務重組,最早投資人大鉦資本宣佈完成對瑞幸咖啡部分股東股權的收購,成為瑞幸實控人。今年上半年,瑞幸董事會批准大鉦資本董事長兼CEO黎輝重新加入董事會並擔任瑞幸董事長職務的任命。
2020年6月29日,瑞幸咖啡從納斯達克停牌退市,退市時股價僅1.38美元。自退市以來,該公司股票一直在美國場外交易市場交易。但近年來瑞幸業績持續創歷史新高,其九塊九的平價飲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顧客,並在2023年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截至11月11日,瑞幸咖啡市值約109億美元。
對比在中國的競爭對手,近日中國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博裕投資接手星巴克中國業務,最多持股60%,星巴克中國業務估值在40億美元(不計現金與債務)。星巴克於1999年在中國開設了第一家門店,目前中國是星巴克全球最重要、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據公告顯示,星巴克預計其中國零售業務的總價值將超過130億美元,總價值由三部分構成:向博裕出讓合資企業控股權益所得、星巴克在合資企業中保留的權益價值,以及未來十年或更長時間內持續支付給星巴克的授權經營收益。
2020年1月,當時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瑞幸咖啡正研究在美國重新上市的計畫,最快可能將在2020年年底重返納斯達克。隨後,該消息被公司否認。2024年10月底,在2024年三季度電話會上,郭謹一談及對於國際資本市場方面時表示,公司會持續關注美國資本市場,但公司現階段的首要任務仍是踐行公司的業務戰略。在複雜的市場和監管環境下,公司目前對於重返主板,恢復主板上市地位沒有明確的時間表。當下將繼續聚焦於業務發展,爭取更高的市場份額。
根據瑞幸咖啡最新業績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總淨收入為123.59億元,同比增長47.1%,創下單季營收新高;淨利潤達12.51億元,同比增長43.6%;淨利潤率為10.1%,2024年同期為10.4%。今年上半年瑞幸咖啡總淨收入為212.24億元,同比增長44.6%;淨利潤則為17.76億元,同比增長125.4%。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瑞幸咖啡全球總門店數達26206家。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