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巨頭超威半導體公司(AMD)預計AI(人工智慧)熱潮將在未來5年內持續推動數據中心需求增長。
當地時間11月11日,在財務分析師日活動上,AMD的CEO蘇姿豐表示,市場對AI晶片的需求處於“無法得到滿足”的狀態,預計到2030年,包括晶片和系統在內的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萬億美元,意味著年均增長率達到40%。
對於公司的發展前景,蘇姿豐充滿信心地表示,預計在未來三到五年內,AMD的年均營收復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35%左右,其中大部分收入將來自公司的數據中心業務,預計該業務將以每年80%左右的速度增長,銷售額將在2027年達到數百億美元。今年第三季度,AMD數據中心業務營收43億美元。
蘇姿豐表示:“鑒於公司已公佈的客戶以及目前與我們正在密切合作的客戶,我們認為,這就是我們的潛力。”她進一步指出,未來三到五年內,公司在全球數據中心AI晶片市場中的市場份額有望達到兩位數。
目前,AMD依然面臨來自AI晶片龍頭英偉達的巨大競爭壓力。此前,英偉達CEO黃仁勳在一次演講中表示,未來五個季度,預測公司Blackwell系列晶片和計畫於明年推出的Rubin系列晶片的總銷售額有望達到5000億美元。
一周前,AMD發佈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期間公司營收達到92.46億美元,同比增長36%;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GAAP)淨利潤為12.43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61%。
財報顯示,AMD第三季度的毛利率為52%,預計四季度的毛利率將升至54.5%,未能超出市場預期。而在活動上,AMD方面表示,預計公司的毛利率將未來幾年內達到55%至58%之間。
雖然AI是這場活動的核心,但AMD強調,公司的其他業務也在不斷增長。蘇姿豐表示:“我們今天想傳達的另一個資訊是,公司業務的其他各個方面都在全力運轉,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好的狀態。”
在活動上,AMD展示了更新後的銳龍CPU路線圖,確認新一代Zen 6架構將於2026年推出。Zen 7也首次出現在AMD的路線圖中,其將成為公司首個基於臺積電2nm制程的CPU架構。
11日當天,AMD(Nasdaq:AMD)股價跌2.65%收於每股237.52美元,總市值3862億美元。不過,AMD盤後股價漲近5%。
不久前,AMD先後與OpenAI和甲骨文(Oracle)簽訂合作協議。OpenAI將在未來數年部署高達6GW(千兆瓦)的AMD Instinct GPU,首批1GW設備將於202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隨後,甲骨文也宣佈,公司將從2026年第三季度起在其數據中心中部署5萬塊來自AMD的Instinct MI450晶片。
蘇姿豐表示,最大的數據中心持有者們正在增加用於採購新設備的預算,因為“他們認為AI能夠為其業務帶來真正的價值”:“AI發展的速度和節奏絕對是我從未見過的。”
當有觀眾提問AMD是否擔心OpenAI可能無法承擔其巨額支出計畫時,蘇姿豐強調,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作協議是以“非常謹慎的方式”制定的。她表示,如果OpenAI對AI用戶增長和營收的預期能夠實現,資金將會十分充足:“我不會賭他們失敗。”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