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imon Jessop and Katy Daigle 報導 巴西於週一開啟為期三周的COP30氣候峰會系列活動,旨在向世界展示人類應對全球變暖的堅定決心。但在經濟動盪與美國撤回承諾的背景下,這一目標恐難實現。
在聖保羅與會的商界領袖正推動制定更強有力的能源轉型融資政策,週一發表公開信敦促各國政府“緊急”出臺激勵措施,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這體現了商界團體對多邊主義重要性的認同,以及提升氣候行動雄心的必要性,”“我們認真做生意”聯盟首席執行官瑪麗亞·門迪盧塞表示。該聯盟協調了35個團體聯名簽署的公開信,這些團體代表著10萬家企業。
週一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方領導人峰會上,市長、州長等地方政府代表將出席會議,但該活動恐因一周前針對該市血腥犯罪鎮壓行動的抗議活動而蒙上陰影。
與此同時,英國威廉王子將在裏約主持年度“地球獎”頒獎典禮,表彰過去一年對環保事業的貢獻。
然而各國政府與企業恐難延續近年氣候外交的樂觀態勢。
當前全球合作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與多地戰事陷入停滯。美國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顛覆了全球經濟穩定,其在清潔能源政策與氣候科學領域的倒退更令投資者惶惶不安。儘管可再生能源成本已跌破化石燃料,但許多國家仍在糧食安全與人工智慧發展等相互競爭的目標間艱難抉擇。
商界領袖仍希望將清潔能源政策列為優先事項。西班牙綠色增長集團主席貢薩洛·薩恩斯·德米拉表示:“這具有強烈的商業邏輯,能保障能源安全和競爭力。”
雨林峰會
巴西作為本屆峰會東道國,標誌著裏約地球峰會召開33周年。當年各國首次簽署聯合國條約,承諾應對氣候變化。
此後峰會發展為重要多邊論壇,彙聚貧富國家、科學家及民間社會力量共同應對氣候威脅。儘管碳排放增速放緩,但迄今未能遏制其上升趨勢。自條約簽署以來,大氣中約40%的工業時代排放量已然釋放。
各國領導人出席年度峰會通常旨在重申國家承諾並相互問責。但本屆COP30峰會可能出現2019年以來的最低出席率——當年約50位國家元首曾赴馬德里參加COP25。
截至上周六,僅“不足60位”領導人向巴西總統府確認將出席11月6日至7日在亞馬遜城市貝倫舉行的領導人峰會。去年巴庫舉行的COP29峰會吸引逾80位領導人出席,而此前在迪拜、埃及沙姆沙伊赫和格拉斯哥舉行的三屆峰會均有逾百位領導人參與。
11月10日至21日在貝倫舉行的主峰會註冊人數也低於近年氣候大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初步數據顯示,受貝倫酒店容量有限及房費高昂影響,截至10月8日僅約12,200人完成註冊。
去年巴庫COP29峰會參會人數逾5.4萬,迪拜COP28峰會則吸引近8.4萬人。巴西政府此前預計參會人數將超過4.5萬。
COP30的籌備工作已引發多國數月焦慮,各國苦於尋找經濟實惠的住宿,部分國家最終計畫縮減代表團規模。
這也促使更多人轉向本周在聖保羅舉行的金融主題活動,或前往裏約參加地方領導人峰會。
巴西汽車零部件製造商Ioschpe-Maxion董事會主席丹·伊奧什佩表示:“在COP30前夕,眾多企業領袖和市長齊聚巴西,展示氣候行動成果,尋求深化合作與加速推進的機會,這令人振奮。”他正領導COP30推動企業及其他非國家行為體加快行動步伐。
巴西政府表示,選擇貝倫作為會址旨在打破常規,將原住民社區置於談判核心。
一艘載有原住民領袖和活動人士的船隊正沿亞馬遜河駛向貝倫,這些團體計畫本周晚些時候向世界領導人遞交一份保護訴求清單。會議期間,許多原住民團體計畫在城市周邊的雨林中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