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綜合 Jihoon Lee, Eduardo Baptista and Ju-min Park 報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五在韓國舉行的環太平洋領導人年度會議上成為焦點人物。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達成脆弱的貿易休戰後,他預計將與加拿大、日本和泰國領導人舉行會談。
該協議在特朗普離開韓國前達成,他跳過了為期兩天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協議將暫停對中國稀土出口的進一步限制,此前這些限制曾威脅要阻塞全球供應鏈。
在歷史名城慶州舉行的此次會議聚焦供應鏈強化與貿易壁壘削減。但這個21國經濟體的決議不具約束力,地緣政治緊張使共識愈發難達成。
據中國外交部稱,習近平在週五上午閉門開幕式上對與會領導人表示:“百年未遇的變革正在全球加速推進。”
習近平在呼籲維護多邊貿易體系、深化經濟合作的演講中強調:“海浪越洶湧,我們越要同舟共濟。”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代表特朗普出席會議,其部門發佈的發言稿稱華盛頓正“重新平衡貿易關係,為全球增長奠定更堅實基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特朗普四月發動關稅攻勢後曾下調全球增長預期,但隨著衝擊和金融狀況好於預期,該機構已逐步上調預測值。
習近平將會見日本新任鷹派領導人
隨著世界最大經濟體領導人缺席,關注焦點轉向習近平,他預計將與日本新任領導人高市早苗舉行首次會談。
知情人士透露,兩國領導人預計將於週五舉行會談。高市早苗週四啟程赴峰會前向記者表示,正安排與習近平會晤事宜。
儘管近年來歷史宿敵之間的關係趨於穩定,但高市早苗意外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領導人後,其民族主義立場和鷹派安全政策可能使雙邊關係面臨壓力。
她上周就任後首批舉措之一,便是加速軍事建設以遏制日益強勢的中國在東亞的領土野心。日本同時也是駐日美軍海外最大集結地。
中國扣押日本公民事件及北京對日本牛肉、海產品和農產品的進口限制,預計也將成為議程中的敏感議題。
加拿大尋求重啟對華接觸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辦公室稱,卡尼將於下午4點(格林尼治時間0700)會見習近平,旨在結束多年冷淡關係後重啟與中國的廣泛接觸。
深陷與最大貿易夥伴美國激烈貿易爭端的加拿大,其總理在週五峰會期間的商界領袖會議上表示,渥太華計畫未來十年將非對美出口額翻番。
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夥伴。
在卡尼前任賈斯汀·特魯多執政期間,多名加拿大人遭中方拘押並處決,加拿大安全部門認定中國至少干預過兩次聯邦選舉。習近平曾公開斥責特魯多向媒體洩露會談內容。
今年8月,中國宣佈對加拿大油菜籽進口徵收初步反傾銷稅,此前一年加拿大曾宣佈將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徵收100%關稅。雙方高級官員本月初曾就這些問題舉行會談,但未透露任何即將取得突破的跡象。
泰國總理阿努廷·查恩維拉庫爾也將於下午會見習近平。此前他剛於周日在特朗普見證下與柬埔寨簽署了升級版停火協議。
美國總統屢次自詡為全球和平斡旋者。習近平週四向特朗普表示,中國在推動多項緊迫議題的對話與和解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韓國期待發表聯合聲明
韓國外交部長趙鏞週四表示,他期待各國領導人能在週六峰會閉幕時發表聯合聲明。
兩名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外交官私下表示,鑒於全球政治的分裂局面,他們對任何聲明能具有實質內容持懷疑態度。在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內的2018年和2019年,亞太經合組織均未能通過聯合聲明。
亞太經合組織區域涵蓋從俄羅斯到智利的廣大區域,占全球貿易額的50%和全球GDP的61%。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將於今日下午在商業會議上發表演講。
黃仁勳本周行程密集,英偉達成為首家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公司,但這家美國晶片製造商向中國銷售先進人工智慧晶片的問題似乎未被納入週四習近平與特朗普的峰會議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