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Danial Azhar and Rozanna Latiff 報導 亞洲最年輕的國家東帝汶於周日正式成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的第11個成員國,實現了該國現任總統近半個世紀前在葡萄牙統治時期提出的願景。
這個擁有140萬人口的國家(亦稱東帝汶)是亞洲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希望通過整合其初生的經濟體獲益。該國約20億美元的經濟總量僅占東盟3.8萬億美元總國內生產總值的極小部分。
東帝汶歷經十四年等待加入東盟,儘管其成員身份不會帶來根本性變革,但對該國總統若澤·拉莫斯-奧爾塔和總理夏納納·古斯芒——兩位獨立鬥爭的英雄人物而言,這具有象徵性的勝利意義。
東盟各國領導人周日在吉隆玻年度峰會開幕式上正式接納東帝汶加入。當東帝汶國旗升起在舞臺時,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充滿機遇的新起點”
激動不已的古斯芒表示,這是該國的歷史性時刻,新的起點將為貿易和投資帶來“巨大機遇”。
古斯芒在演講中表示:“對東帝汶人民而言,這不僅是夢想成真,更是對我們征程的有力肯定。”
他強調:“我們的加入見證了人民的精神,見證了這場鬥爭孕育的年輕民主,但這並非征程的終點。”
東帝汶曾受葡萄牙統治長達三個世紀,1975年葡萄牙突然撤出殖民地,導致該國被鄰國印尼吞併並遭受血腥佔領,直至2002年才完全獨立。
現年75歲的拉莫斯-奧爾塔曾於1996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早在1970年代就提出東帝汶加入東盟的構想,旨在通過區域一體化保障國家未來。
他在9月接受CNA採訪時表示,東帝汶必須保持穩定且不成為東盟負擔,同時強調該國可憑藉自身衝突經驗作出貢獻,包括在邊界爭端及南海問題上的經驗。
“若未來能助力強化東盟機制——如衝突解決機制——這至關重要。在東盟各國,我們都應強調對話的重要性。”拉莫斯-奧爾塔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