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消費的浪潮已經悄然開啟。
10月24日-28日,全球首個AI玩家科技消費盛會——2025西岸國際科技消費嘉年華(WTCC)在上海徐匯正式拉開帷幕。
此次嘉年華由西岸集團主辦,模速空間與Z·Pilot聯合承辦,彙聚超300家AI企業,包含近40家模速空間入駐和生態企業,全景式的展現完整的AI產業鏈生態。
“中國AI的發展太卷了!”作為全球科技新品首發窗口,現場多位AI品牌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感慨,在世界科技消費的浪潮中,國內品牌無疑已經走到前列。
當AI從概念到落地
走進WTCC,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智能理療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工進行現場按摩。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發現,這款理療機器人擁有“一指禪”“磁震波”“內源熱能”“筋膜再生寶”“矩陣艾灸”等多重功能,覆蓋部位則包括背部、腰部、肩部、腹部和全身。
從售價來看,這款機器人的價格大概是15萬元,而未來的目標更是走進千家萬戶,“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國超過100個城市,每月機器人可以帶來3-5萬元的業績。”現場人員透露。
今年的WTCC的核心理念無疑是從概念到落地——AI正在走出實驗室,飛入尋常百姓和千家萬戶中。
AI陪伴成為這場展會的關鍵字。現場另一款頗為吸引消費者的產品是融合人工智慧與擬生美學的AI寵物Ropet,既能識別主人的情緒,還能通過學習用戶習慣,進化成最瞭解主人的桌面夥伴,可以撫摸、觸碰這款寵物,會逐漸進化和發展從而具備一定人類智能。而另一款來自法國的“大眼萌”——開源人形機器人Reachy-Mini,像是一位外星來的朋友,多模態感知功能尤其適合開發者、研究人員與教育工作者。

AI寵物Ropet
魂伴科技CEO真地向記者介紹,現在整個東亞獨身獨居的比例逐漸升高,AI陪伴玩具極易成為都市人生活中的情感支撐。很多廠商都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打造出這種被需要的感覺,但人心非常微妙,情緒價值也是複雜且多變的。AI陪伴玩具在未來的各個場景和人群中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每個創業公司都有機會,是一條競爭相對緩和、前景光明的賽道。
在他看來,AI陪伴玩具不需要是全知全能的,但需要它能很好地扮演自己的IP角色。這個角色不一定完美,但要有人味兒,甚至身上可能有些小毛病。它不只是一本百科全書,而是能夠讓用戶感覺到情感上被需要了。
如今,市場上的AI陪伴產品共有三種形態:第一種是AI毛絨玩具,例如Ropet,第二種是AI智能機器人,它能和用戶對話,借由對話產生更深刻的情感連結,而第三種則是AI配件。這些AI配件可以放到任何一個玩具的身上,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選擇配件背後的角色,最終讓自己的玩具“活”過來。而魂伴科技自研的魂伴OS智能操作系統能夠為具身智能體提供核心交互能力,包括基於IP設定的人設構建、情感表達與決策系統,目前已經可以半自動生成IP專屬大模型。
科技成為驅動消費新引擎
如果說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展現的是AI概念的高度,這屆WTCC展示的就是科技消費實用的未來圖景。
在WTCC上,大家更關注的是實用性。在具身智能領域,現場1.5米高的巨型粉色Mirumi成為當之無愧的“團寵”;傅利葉GRx系列機器人展示其在康復、家庭服務等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恒之未來的機器狗“哮天犬”上演後空翻等高難度動作,創屹科技的智能乒乓球台前排起長龍,觀眾們爭相與AI進行一場“人機對決”。
全球首款整機模組具身智能機器人“本末無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工業化落地為第一目標,相比現有的人形機器人,更注重在場景中應用,可以通過輪足、足式等多形態聯合拼接協作,構建靈活運動系統,在四輪匍匐模式下,最大負載可達100千克;站立模式下,能保持80千克的極限負載,為“大腦”“小腦”執行模組提供穩定、高效的運行載體。
記者瞭解到,作為首屆WTCC,這次AI消費大展彙聚超過300個科技品牌與創客團隊,超40項新品首發,30多個形態各異的機器人組成的“王國”,更有前所未有的水下探索專案首度揭幕,覆蓋創作、娛樂、生活等科技消費全場景。現場更有100多款產品可供消費者直接下單購買。

消費者頗為關心的Meta智能眼鏡
在海外新品方面,包括:日本陪伴機器人 Mirumi、法國機器人Reachy Mini、Ropet AI寵物機器人、MakaGiC智能空間鐳射測距儀、Smartie Palz第四代智能潮玩水杯、ThingX NUNA智能情緒追蹤項鏈等,在此次大會均為首發,無疑是從上海觀察世界科技發展的窗口。
在AI大廠方面,階躍星辰、特贊、模小速、Merrymover、龐伯特、藍彩西影、Ropet、奇多多星球、 Pawbot、Loomyn、小鹿光年、心影隨行、來畫科技、通透愛玩、靈雀工坊等20餘款新品也在本次展會期間迎來全球首發。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