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David Milliken 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週二表示,由於英國通脹率預計將在今明兩年保持七國集團(G7)發達經濟體中的最高水準,英國央行在未來的降息問題上需要“非常謹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提出上述建議之際,該機構預測英國經濟將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別增長1.3%——與7月發佈的最新預測相比,2025年上調了0.1個百分點,2026年則下調了0.1個百分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儘管這使得英國今年有望成為七國集團中經濟增長第二快的國家(僅次於美國),並在2026年位列第三,但預計該國今年消費者價格通脹率平均將達到3.4%,明年為2.5%——這是七國集團中的最高水準,且較4月預測有所上調。
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裏夫斯和英格蘭銀行行長安德魯·貝利本周正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度會議,與會者將討論全球如何應對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新關稅政策帶來的調整。
英國高通脹部分源於一次性因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更高的通脹預測部分反映了受管制價格的一次性上漲,”預計這將是暫時的,因為勞動力市場將放鬆,工資增長也將放緩。”
但古蘭沙指出,這些預測存在上行風險,因為英國企業和家庭對未來通脹的預期持續上升,且工資增長仍居高不下。
古蘭沙在IMF發佈最新全球經濟展望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英國央行未來的寬鬆政策路徑應極為謹慎,並確保通脹處於正確軌道。”
自2024年8月以來,英國央行已五次降息,將利率從5.25%降至4%,但最近一次8月的降息僅以5比4的微弱優勢獲得通過,金融市場預計下一次降息要等到2026年3月才會完全反映在定價中。
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表示,他預計利率將再次下調,但具體何時降息以及降息幅度將取決於經濟中的通脹壓力。
貝利在華盛頓另一場活動上發表講話時表示,週二早些時候發佈的官方勞動力市場數據支持了他的觀點,即英國的通脹壓力正在緩解。
他在國際金融協會(IIF)舉辦的一場午餐會上表示:’我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說,但我認為我們正看到勞動力市場出現一些疲軟跡象。’
官方數據顯示,英國私營部門年薪增幅降至2021年底以來的最低水準,而失業率則攀升至四年來的最高點。
貝利表示,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已導致企業向他反映正在推遲投資,但央行尚未發現這對通脹產生明顯影響。
英國在經濟增長方面’做對了某些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英國的預測,是伴隨著其對全球預測的更廣泛上調而發佈的。總體而言,這些預測顯示,美國一個世紀以來最高關稅對發達經濟體的影響略低於最初擔心的程度。
古蘭沙表示,英國增速超過七國集團多數成員國,表明其’做對了某些事情’;而裏夫斯則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經濟擴張展望表示歡迎。
裏夫斯在回應週二的調整時表示:’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連續第二年上調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但我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對太多人來說,我們的經濟仍感覺停滯不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英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的上調反映了該國上半年強勁的經濟擴張。然而,2025年和2026年兩年的總體增長預測仍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24年10月(特朗普當選前)的預測低0.4個百分點。
英國經濟的顯著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歷史上較高的移民水準。
按人均計算(這是衡量平均生活水準的更優指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英國國內生產總值今年將增長0.4%,2026年增長0.5%。後者是七國集團中最疲軟的預測值,不過接近英國在2016年脫歐公投前十年間的歷史平均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