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7日,國際能源署(IEA)在最新發佈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報告中提到,由於特朗普政府對多項清潔能源政策的調整,已將美國到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增長預期下調了近50%。
國際能源署預計,2025年至2030年,美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新增規模將接近250吉瓦,較此前500吉瓦的預測值大幅縮水。此次預測調整主要源於多項政策變動,包括聯邦稅收抵免提前逐步取消、新增進口限制、暫停海上風電新專案租賃審批,以及對聯邦土地上陸上風電與太陽能專案的許可審批實施限制。
美國清潔能源協會(ACP)9月的季度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太陽能裝機量同比下降了23%,電力購買協議(PPA)暴跌。聯邦政策攻擊和貿易政策波動破壞了美國能源安全和經濟增長的早期目標。
據美國諮詢公司Atlas Public Policy測算,自特朗普總統上任以來,價值近190億美元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專案被取消。
同時,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實現翻倍,新增規模達4600吉瓦。其中,太陽能將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容量增長的80%左右,其次是風能、水能、生物能源和地熱能。
值得注意的是,與去年的預測數據相比,該報告對全球和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增速預測各下調了5%。在亞洲、中東和非洲的新興經濟體,成本競爭力和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正在刺激可再生能源的更快增長,許多政府推出了新的拍賣計畫並提高了目標。其中,印度有望成為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可再生能源增長市場。
報告還提到,與去年相比,大多數可再生能源開發商保持或提高了2030年的部署目標。但由於關鍵市場的政策變化、供應鏈瓶頸和成本上升,海上風能的增長前景比去年的預測降低近四分之一。
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在報告中強調,隨著可再生能源在許多國家電力系統中的作用提高,決策者需要密切關注供應鏈安全和電網整合的挑戰。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