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市場發展速度遠超其他地區。我們在本地配置資源的原因之一,正是為了充分利用這種市場洞察力——這不僅是為了服務於中國市場,更是為了輻射全球其他市場。”9月26日,安波福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Kevin Clark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如是讚揚中國汽車技術的崛起。
同時,他也表達了推動先進技術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決心:公司高管正在全力以赴確保所有業務都以“中國速度”推進。
據介紹,作為一家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安波福始終秉持“在中國,為中國”的本土化戰略,已在華深耕30多年。憑藉資源本地化、產品組合本地化、技術研發本地化的戰略,以及過去十年深度融入本地供應鏈的協同努力,安波福在中國銷售的產品所用的原料或部件,超過80%都來自本土供應商。
從一家深耕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角度,Clark也分享了他對中國汽車市場熱點議題的見解。
今年以來,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反內卷”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Clark認為,關鍵在於,供應鏈要可持續,並且最終各方都需要獲得合理的利潤。當然,具體利潤水準可以通過討論決定。企業要重點關注的是,如何優化佈局和運營成本,以及如何避免價格戰,從而通過價值創造、供應保障、品質控制來競爭。
“如今市場競爭激烈,但這種競爭環境我們認為是積極的,它促使我們保持敏銳,專注於如何優化運營、如何降低成本、如何確保客戶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正因如此,我們才能夠應對這種局面。”他補充說。
在激烈的競爭下,部分車企通過拉長賬期等方式,將成本壓力轉移給供應商,為整個產業鏈埋下了隱患。近期,行業重點車企先後宣佈將供應商付款賬期統一至60天以內。
在Clark看來,這對供應鏈確實有幫助。但因為安波福與車企的合作關係是高度的戰略協同,而非交易性質,所以對安波福自身而言影響甚微。
他舉例說,在協助中國汽車企業進軍歐洲市場時,會安排他們與歐洲團隊會晤、參觀生產基地,並將他們引薦給歐盟或特定國家的政府官員,提供的是全方位支持。
“我認為這種合作創造的是增量價值,其本質上是戰略性而非戰術性的關係。我們為此獲得的回報,其週期比想像中更短。可持續的供應鏈至關重要,它不能是零和博弈——即一方持續虧損而另一方持續獲利,這種模式最終是行不通的。”Clark評價道。
當前,全球汽車行業面臨著供應鏈波動、貿易和關稅政策變動等風險。在這樣特殊的大環境下,中國市場依然是跨國企業堅定的必選項。
Clark強調,“中國市場對我們至關重要,原因顯而易見:汽車領域是我們的核心市場,而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在新能源車、主動安全技術、座艙技術、用戶體驗方面,中國更是技術變革最迅猛的區域。因此,中國至關重要,我們將始終致力於保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並為客戶提供有力支持。”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