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ultan Anshori 報導 歷經九年談判,印尼與歐盟於9月23日達成自由貿易協定。雙方旨在促進出口與投資,同時抵消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衝擊。
雙方將取消90%以上商品的進口關稅,其中大部分關稅將在協定生效後立即取消,其餘關稅(包括印尼對歐盟汽車徵收的50%關稅)將在五年內逐步取消。
印尼預計,2024年雙邊貨物貿易額將達到301億美元,並在協定生效後的前五年實現翻番。
特朗普為貿易協定提供契機
自去年11月特朗普連任以來,歐盟加速推進多項貿易聯盟建設,包括與南美南方共同市場及墨西哥達成協議,並加快與印度的談判進程。
歐盟27國希望這些聯盟既能抵消特朗普關稅的影響,又能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尤其是在綠色轉型所需礦產資源方面。
印尼出口商品同樣面臨美國19%的廣泛關稅。
歐盟表示其出口商將免除6億歐元印尼關稅,並計畫增加化工產品、機械設備、汽車及食品(特別是奶粉和乳酪)的出口。
印尼則期待棕櫚油、咖啡、紡織服裝等產品出口獲得提振,並力爭使協定於2027年1月1日生效。
屆時擁有逾2.84億人口的印尼群島國家將晉升為中高收入國家,從而喪失歐盟給予發展中國家的關稅優惠資格。
未來數月該協議需完成法律審查並譯為歐盟官方語言,隨後需獲得歐盟各國政府及歐洲議會的正式批准。
印尼經濟事務統籌部長艾爾朗加·哈達托表示,期待雙方在關鍵礦產、可再生能源、創新及投資等領域建立更緊密的供應鏈。
他向記者透露,印尼正與歐盟汽車製造商商討在東南亞國家建立電池和電動汽車生產合作夥伴關係。
歐盟尋求改善關鍵礦產供應管道
歐盟貿易專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在巴厘島表示,該協議將促進歐洲企業對印尼的投資,並改善歐盟獲取清潔技術和鋼鐵行業關鍵礦產的管道。涉及礦種包括鎳、銅、鋁土礦和錫。
印尼棕櫚油協會主席埃迪·馬托諾表示,該協議將取消其行業對歐盟出口的關稅,歐盟是棕櫚油的主要買家。
但他指出,非關稅壁壘(包括歐盟《森林砍伐條例》)仍是該行業面臨的障礙。
作為全球最大棕櫚油生產國,印尼面臨歐盟擬延期實施的EUDR要求——該法規要求種植商提供證明,確保棕櫚油原料未采自2020年後遭砍伐的森林區域。
“EUDR仍是亟待解決的課題,必須立即推進,因為該法規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生效,”他強調,否則可能削弱貿易協定的實際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