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集團稱已將供應商平均支付賬期壓縮至47天。
8月25日,據奇瑞集團消息,8月22日至23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帶隊,來到奇瑞汽車調研生產經營、反對非理性競爭相關工作情況。
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表示,在銷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奇瑞認真落實國家及相關部委要求,堅決優化供應鏈付款,通過“四大組合拳”兌現高效支付:以賬期規範化將“≤60天賬期”固化為統一硬性規定;以執行全鏈化推進各部門高效協同,暢通全鏈條審核體系;以審批數位化實現全流程線上化操作;以預付款機制化對中小企業提前支付一定比例的預付款,破解前期生產啟動資金不足問題。通過實施“四大組合拳”,奇瑞集團將供應商平均支付賬期壓縮至47天,切實緩解了供應商資金壓力,促進供應鏈體系持續健康發展。
裝備工業一司對奇瑞的高效行動給予高度評價,希望奇瑞積極履行頭部企業責任,維護公平有序競爭秩序,為推動形成健康協同可持續的產業生態作出積極貢獻。
奇瑞方面稱,公司將以此次工信部調研為契機,繼續認真落實相關部委召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座談會要求,堅決反對“價格戰”,抵制“網路水軍”“黑公關”等網路亂象,做產業公平有序競爭秩序的維護者。同時,發揮重點企業的帶頭作用,嚴守“反內卷”負面清單,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交流會商機制,為建設汽車強國、推動中國汽車高質量發展貢獻“奇瑞力量”。
奇瑞方面數據顯示,公司1-7月份銷售汽車148萬輛,同比增長14.5%;其中新能源汽車42萬輛,出口汽車67萬輛,不僅繼續保持中國汽車出口第一,還成為首個累計出口突破500萬輛的中國品牌車企。
今年7月9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剛開通了“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業關於重點車企踐行貨款支付週期承諾和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不力等問題。
工業和資訊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窗口主要受理4類問題:一是重點車企未踐行60天支付期限承諾,在採購合同中約定的付款期限超過60天;二是重點車企設定不合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時間、無正當理由拖延出具檢驗或驗收合格證明等方式變相延長支付期限,以及以收到第三方貨款作為支付條件或按照第三方支付比例支付款項;三是重點車企強制或變相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四是重點車企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不力的其他問題。
此前已有一汽、東風、上汽、小鵬、小米等17家重點車企陸續作出“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的公開承諾,以回應《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加速產業鏈資金周轉效率,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