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Emily Rose 報導 隨著以色列尋求擴大在加沙的軍事行動,這場持續近兩年的衝突中,該國情緒變化的一個衡量標準是,部分被召回服役的預備役軍人中顯現出的不滿情緒。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對以色列南部發動襲擊後,以色列人立即放下一切——蜜月、學業和海外新生活——趕回家鄉參戰。
如今,隨著軍方準備接管加沙地帶最大城市加沙城,一些預備役軍人對政治領導人再次將他們送上戰場表示失望。
根據希伯來大學阿加姆實驗室對當前戰爭中服役的300多人進行的一項研究,25.7%的預備役人員表示,與戰爭初期相比,他們的動力顯著下降。
另有10%的人表示他們的士氣略有下降。
當被問及對此次戰役的感受時,最大比例的受訪者(47%)對政府及其處理戰爭和人質談判的方式表達了負面情緒。
今年3月,在最新攻勢宣佈之前,以色列新聞網站Ynet報導稱,報到服役的預備役軍人數量比軍事指揮官要求的數量低30%。
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誓言要摧毀哈馬斯,這是自大屠殺以來猶太人遭遇的最血腥的一天,據以色列統計,此次襲擊造成1200人死亡,251名人質被帶往加沙。
但戰爭持續拖延,哈馬斯仍在頑抗,以色列民眾批評總理未能通過多次調解努力與該武裝組織達成協議以釋放人質。
“這場戰爭完全是政治性的”
周日,數千名以色列人參與了全國性罷工,其中包括預備役軍人,這是支持人質家屬的最大規模抗議活動之一,呼籲內塔尼亞胡與哈馬斯達成協議以結束戰爭並釋放剩餘人質。
憤怒的抗議者之一是預備役飛行員羅尼·澤哈維,他在最後一次停火協議破裂後,因原則問題停止服役,此前他已服役超過200天。
他回憶說,當預備役人員被徵召時,他們默默完成了所有要求。但隨後開始出現諸如“這將走向何方?”等問題。
預備役人員指責政府——以色列歷史上最右翼的政府——出於政治原因延續戰爭。
“這場戰爭完全是政治性的,其唯一目標就是讓本傑明·內塔尼亞胡繼續擔任總理,”他告訴路透社。
“他願意不惜一切代價,犧牲人質、陣亡士兵、遇難公民——只要能確保他和妻子繼續掌權。這是以色列國家的悲劇,也是現實。”
當被問及一些預備役軍人表達的失望情緒時,以色列軍方表示,他們高度重視預備役服務,每個缺席案例都會被調查。
“在這一嚴峻的安全形勢下,預備役軍人的貢獻對任務成功和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軍方表示。
總理辦公室尚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內塔尼亞胡迄今拒絕呼籲成立國家調查委員會——該委員會可能牽涉他本人——以調查10月7日襲擊事件中的安全失職問題。他稱,只要戰爭仍在進行,就不應啟動此類調查。其部分極右翼聯盟夥伴威脅稱,若戰爭結束時未實現所有既定目標,將推翻政府。
10月7日襲擊發生後,以色列徵召了36萬名預備役軍人,這是自1973年贖罪日戰爭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強制動員,得到了熱烈的回應。
目前,一些預備役人員的情緒似乎有所不同。
“我不會參與一個明知會導致人質傷亡的系統。我只是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這個事實。”一位作戰軍醫告訴記者:”我真的很害怕,害怕得夜不能寐。”他要求不公開身份,因為他沒有發言權。
據以色列第12頻道報導,軍方計畫徵召25萬名預備役人員參與加沙城攻勢。
以色列在加沙戰爭中已損失898名士兵,數千人受傷,這是自1948年建國戰爭以來該國最長的衝突。據加沙衛生當局稱,以色列對哈馬斯襲擊的軍事回應已在加沙造成超過6.1萬人死亡,其中包括許多兒童。
“缺乏遠見”
以色列是一個人口不足1000萬的小國,但其軍事服務是強制性的。然而,在危機時期,該國高度依賴預備役人員。預備役服役在技術上是強制性的,但逃避服役的處罰往往取決於直接指揮官是否願意執行處罰。
路透社為這篇報導採訪了10名以色列預備役人員。
與許多其他預備役人員一樣,特種部隊上士A.卡爾克認為,以色列的軍事和政治領導層未能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戰後計畫。
“無論是政治領導層還是高級軍事領導層,都缺乏遠見,這是一種真正的缺乏遠見,”他說,但補充說這不應成為拒絕服役的理由。
“內塔尼亞胡(Bibi)是拖延決策的高手……就像原地踏步。”
預備役少將羅伊·阿爾卡貝茨告訴記者,軍方和以色列參謀長埃亞爾·紮米爾已轉為以“有節制的方式”使用預備役人員,因為紮米爾理解預備役人員的困難,並將大部分艱巨任務交由義務兵承擔。
“他是以一種合乎邏輯的方式在做這件事,”阿爾卡貝茨說。“預備役人員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