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晚間,中國小米集團發佈了小米汽車相關惡意洩密及謠言的聲明。
聲明稱,兩家媒體在簽署《保密承諾書》、明知保密義務與相應罰則的情況下,未經許可有意洩露保密拍攝內容。經小米集團保密管理團隊查實,以上兩人已承認其違反保密義務的行為。經與其所屬媒體溝通,小米集團將依據雙方簽署的《保密承諾書》相應條款追究兩人及所屬媒體洩密責任,包括並不限於公開道歉、罰金。據悉,根據兩家媒體簽署的保密協議,賠償金額為300萬人民幣,兩家媒體賠償金額合計600萬人民幣。
同時,小米集團查實,2023年11月和12月,小米汽車部三名前員工於在職期間,以收取“諮詢費用”為目的,未經許可擅自參與外部券商、投資機構組織的所謂“小米汽車研討會”,臆造傳播大量錯誤、不實資訊,嚴重誤導市場、擾亂小米汽車正常業務開展。
小米集團稱以上三名員工嚴重違背《小米集團員工行為準則》及公司規定的保密義務,小米集團已對其做辭退處理、永不錄用,並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3月30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官宣小米跨界造車以來,小米汽車的進展就頗受業內關注。
早在今年2月2日,小米集團就曾通報小米汽車首款車型設計稿洩密事件的處理結果。通報稱,2023年1月22日,小米汽車合作方北京某模塑公司因對其下游供應商管理不善,洩露了汽車前後保險杠的早期設計稿。依據《保密協議》,小米集團對涉事合作方處以100萬元的經濟賠償並責成其對下游供應商加強資訊安全管理,對洩密肇事人進行嚴肅處理並責成供應商制定詳細整改方案,全面升級保密措施。
隨後,雷軍微博轉發該處理結果,並稱“小米集團對洩密事件零容忍。希望所有供應商夥伴一定認真執行《保密協議》。”
而今,隨著小米汽車首款車型小米SU7上市的臨近,業內對小米汽車的關注有增無減。
12月17日,雷軍接受央視新聞《面對面》欄目採訪時表示,對小米汽車即將上市的首款車型SU7有焦慮的情緒。
“我特別擔心一上來不火,大家都不買,這個你肯定很擔心;更擔心的是如果大家都來買,這一等要等一兩年,肯定會被罵慘了,其實是各種很焦慮的情緒。”雷軍稱。
雷軍表示,三年前覺得造車是挺難的一件事情,但小米有足夠的敬畏之心,充分尊重汽車行業的規律,確保能把第一輛車做好;同時,堅持“十倍投入”,對第一輛車整體投入了3400名工程師,研發投入超過了100億。
來源:21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