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車是基本盤,智能化也要補課。
傳統豪華品牌賓士,正設法補齊智能化的短板。
36氪汽車從多位知情人士瞭解到,賓士已和億咖通、星紀魅族達成合作,Flyme Auto即將進入賓士中國車型序列。最先搭載Flyme Auto的賓士車型是長軸距版E-Class。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合作車型預計會在2027年推出。36氪獲悉,長軸距版E-Class確將在2027年推出改款。
36氪就以上消息向賓士求證,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億咖通是吉利旗下專注打造全棧式汽車平臺的子公司。
這家企業成立於2017年。彼時沈子瑜還是博泰車聯網的CEO,而吉利集團正籌畫佈局智能化業務,於是李書福邀沈子瑜一同創立了億咖通科技,雙方各自持股70%與30%。2022年,億咖通在美股上市。
目前,億咖通除了智能座艙業務,還涉足智能駕駛、底層零部件等領域。
而魅族是吉利2022年收購的手機公司,也是吉利在“車手互聯”這條路上佈局的關鍵一子。
按沈子瑜此前的公開發言,吉利對億咖通與魅族的定位是:億咖通的角色相當於華為的汽車BU,魅族科技相當於華為的消費者BG。
2023年3月,魅族與億咖通合作打造的Flyme Auto問世。首款搭載Flyme Auto的車型,是同年上市的領克08 EM-P,此後越來越多的吉利車型搭載了Flyme Auto。在一定程度上,Flyme Auto是推動銀河等車型銷量上漲、挽救吉利座艙口碑的功臣。
如今賓士旗下核心車型賓士E定點Flyme Auto,可見賓士正試圖通過補齊智能化短板,刹停它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趨勢。
Flyme Auto,一度挽救吉利座艙口碑
根據賓士公佈的銷量數據,2024年它在中國市場累計交付新車超71.4萬輛,同比下滑接近7%;今年上半年,據媒體報導,賓士在中國市場銷量為29.32萬輛,同比下滑14%。
頹勢絕不能再持續。因此賓士在輔助駕駛領域與Momenta合作,如今又在智能座艙領域定點Flyme Auto,以此補上智能化這一課。
Flyme Auto車機系統問世前,智能座艙一度是吉利集團的弱項,而這套車機系統的推出,改善了吉利座艙的用戶口碑,不少車主呼籲吉利車型,全系採用Flyme Auto車機。
Flyme Auto正式發佈於2023年3月,採用7nm龍鷹晶片,支持無界桌面、無感連接等功能。這些功能背後的理念是,打破手機與汽車的壁壘,將手機視為汽車的零部件之一。為此,發佈會當天,魅族還創造出了“手機域”這個新名詞。
第一款搭載Flyme Auto的車型是2023年上市的領克08 EM-P,此後吉利旗下的銀河、吉利、領克等品牌也陸續採用Flyme Auto。
截至今年5月,吉利官方數據顯示,Flyme Auto已搭載在吉利的23款車型上,其中包括銀河E5、領克900等吉利旗下熱門車型。除此之外,魅族方面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採用Flyme Auto的車型總銷量超116萬,2025年5月單月新增13萬。
目前,Flyme Auto 2.0版本正陸續上車吉利車型,相較過去版本,2.0版車機將從AI、設計等方面進行優化。
除了Flyme Auto過往在吉利車型上的市場表現,魅族、億咖通母公司吉利與賓士的淵源,或許也是促使賓士定點Flyme Auto的一大重要因素。
賓士與吉利的關係最早開追溯至2018年。當時吉利曾通過海外公司,斥資90億美元,買下賓士母公司戴姆勒9.7%的股權,自此一躍成為戴姆勒第一大股東。2020年,賓士又與吉利合資組建了smart全球公司,雙方各自持股50%,共同推動smart品牌的電動化轉型。
如今賓士E-class定點吉利子公司所打造的Flyme Auto座艙系統,二者的淵源又加深了一層。而這一輪合作,或將助力賓士燃油車在中國市場,繼續保有競爭力。
座艙系統進化,賓士希望保持燃油車競爭力
賓士中國市場在售的主要車型,如長軸距版C級、E級、GLC等車型,均搭載了賓士在2023年推出的第三代MBUX系統。
硬體方面,第三代MBUX系統採用高通8295驍龍晶片,同時配備5G通信模組;車內有儀錶盤、中控屏及副駕乘客屏三塊螢幕組成,並配備了支持視頻會議的車內攝像頭。
軟體方面的升級則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語音助手開始支持免喚醒、連續指令和語義理解,語音回饋速度縮短至0.5秒,指令數量也擴大至2000餘條。
另一方面,賓士車機自帶地圖也得到優化,除了渲染效果改善外,賓士為中國市場專門升級了車道級導航。
對賓士用戶而言,這的確是賓士座艙功能的大升級,但國內自主品牌的腳步顯然更快。
理想、小鵬等品牌具備的連續對話、手勢理解等,今年新發佈的尊界S800則支持手勢開關車門、車內感應燈追蹤開關等創新功能。
為了追趕中國市場飛速發展的智能化水準,賓士2025年即將上市的新車純電CLA,將搭載賓士全新自研的MB.OS操作系統。
據賓士介紹,MB.OS解決了賓士過去系統一年一次更新的落後速度,可以實現與國內新能源品牌媲美的OTA頻率。AI方面,MB.OS將使用生成式AI和大語言模型。
不過,MB.OS目前仍未交付,並且這是賓士根據全新電氣架構開發的操作系統,根據規劃,MB.OS將在MMA、MB.EA、AMG.EA 和 VAN.EA四個平臺上使用。
也就是說,賓士目前在售的燃油車型暫時無法支持MB.OS這一最新系統的應用,但這些燃油車型佔據賓士中國總銷量超80%。
在新產品市場反應未蔔的情況下,賓士必須保持主銷燃油車型的產品競爭力。與魅族的合作,便是賓士採取的措施之一。
flymeauto官網顯示,該系統亮點在於自定義桌面與小窗模式結合的交互設計,支持免喚醒、多指令、方言識別的語音助手,以及多品牌手機導航、音樂和通話應用的無縫流轉上車。
對於賓士現有車機系統而言,以上功能一旦應用,將會是一次重量性的升級。從這場合作,我們也可以看到賓士智能化戰略的轉變。
在追求“油電同智”的目標下,賓士在持續建立以中國團隊為重要角色的自主研發佈局。
2023年底上市的賓士新一代長軸距版E級,便搭載了由中國團隊主導開發的高速領航輔助系統。同時,中國團隊還是最新系統MB.OS的主要參與團隊。
在對智能化有強烈需求的中國市場,賓士則走上了一條與本土供應商合作的提速道路。
2025年將上市的純電CLA上,賓士便採用了本土企業Momenta的高階輔助駕駛方案。與億咖通及魅族展開合作,則是賓士積極求變的新信號。
然而,合作只是開始,真正的考驗在於落地。
合作成果的上車速度能否趕上用戶耐心消耗的速度?最終效果能否真正滿足已被國產智能座艙“慣壞”的用戶? 這是賓士智能化變革過程中無法回避的挑戰。
品牌情懷固然是賓士的優勢,但持續的、令人滿意的智能化體驗,才是留住用戶的根本。
來源:中國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