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arah Young 報導 倫敦西南部的莫頓污水處理廠每年有 15 次因湧入的污水量過大,導致其已有 90 年曆史的混凝土蓄水池不堪重負,迫使該廠將糞便排入泰晤士河。
這片樹林掩映下的工廠揭示了泰晤士水務公司所面臨的危機。該公司為英格蘭南部 1600 萬用戶提供供水和污水處理服務。1989 年私有化後負債累累,如今它不僅難以維持生存,更無力應對所負責的設施老化問題。
本月,美國私募股權公司 KKR 放棄了向泰晤士水務公司注資 40 億英鎊(約合 54 億美元)的計畫,如今泰晤士水務公司的命運掌握在高級債權人手中,他們正在與水務監管機構 Ofwat 商談一項救援協議。
包括投資級貸款機構和對沖基金在內的這個集團已提出,將投入 50 億英鎊的新股權和債務,並註銷其現有債務價值的約 20%,以換取對環境和投資制度的重新設定。
若無法達成協議,英國政府——其公共財政本已捉襟見肘——可能不得不接管一家企業。這家企業在污染水道的同時,還向其前任所有者和管理者發放股息和獎金,此舉曾引發眾怒。
泰晤士河可能決堤的前景令投資者感到不安,並有可能推高升級英國電網、交通及其他基礎設施所需借款的成本。
但救援協議本身也會帶來代價,包括財務和政治方面的。
債權人表示,要讓該公司扭虧為盈,需要監管機構“水務監管局”和“環境署”在泰晤士水務公司預計的本五年週期內 14 億英鎊的污染罰款和處罰方面給予一定的寬限。
一位參與該計畫的高級債權人告訴路透社:“時間不多了。”他還補充說,在數月沒有回應之後,英國水務監管局(Ofwat)現在正在聽取他們的提議。
“我們只是要求有一點點進展,我們就在那兒等著。”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債權人表示,由於談判是私下進行的,他是持有泰晤士水務公司 200 億英鎊債務中超過 130 億英鎊的 100 多位債權人之一,並承諾投資像莫格登這樣的專案。
莫根登工廠經理戴夫·喬林斯(Dave Chowings)在最近一次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闡述了面臨的挑戰規模。他指著奧林匹克游泳池大小的防洪池說:“所有這些混凝土結構都有 90 年的歷史了,需要重建。”
“末日迴圈”
在數月的盡職調查期間,KKR 走訪了像莫根登這樣的工廠,以評估需要投入多少資金才能使它們達到標準。
水務行業顧問馬丁·楊表示,在因未能阻止污染醜聞而受到批評之後,英國水務監管局(Ofwat)在尋找解決方案方面面臨著關鍵時刻。
他說:“如果他們不採取行動,那麼我們確實有可能陷入這種惡性循環。這對泰晤士水務公司來說是個惡性循環,但也可以延伸到整個行業。”
英國水務監管局表示,已開始對高級債權人的提交材料進行審查,包括其扭虧為盈計畫、財務穩健性措施以及治理方案。
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的重點在於評估這些計畫是否切實可行、能否實現,並且會給客戶和環境帶來顯著益處。”
政府援引此前的一份聲明稱,泰晤士河情況穩定,政府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政治上具有破壞性
據批評水務私有化的人士稱,泰晤士水務公司的種種問題反映出幾十年來監管和政治上的失敗,歷屆政府都只關注降低客戶帳單,而非推動投資。
而給予泰晤士水務公司債權人團體所要求的在監管方面的特殊待遇,在政治上是極為不利的。
來自“反對污水污染風車港”活動組織的阿什·史密斯表示,債權人提出的條件表明,國有化是唯一出路。
他說:“顧客們已經受夠了那些靠無視法律來經營的企業主。”
高級債權人提議的 20% 的“減記”也激怒了次級債券持有人,他們面臨血本無歸的局面。
據 Tradeweb 數據顯示,泰晤士水務公司 2040 年債券在交易清淡的情況下,目前的買入價為面值的 68.99 便士。
無論誰接手泰晤士水務公司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莫格登為倫敦西部和北部超過 200 萬人提供服務,一直難以應對人口增長以及與氣候變化相關的風暴。
泰晤士水務公司在過去五年裏已在該地投入 1 億英鎊,未來五年還將投入同樣多的資金。
但該船的四臺抽水機是在 20 世紀 30 年代由建造泰坦尼克號的公司制造的,而且越來越難找到懂得如何維護它們的人了。
泰晤士水務公司首席執行官克裏斯·韋斯頓 5 月 30 日在致一個議員委員會的信中表示:“從歷史上看,用於我們資產更新的資金一直不足以抵消資產的損耗。”
雖然顧客希望河流更清潔,但他們表示不應為公司的管理不善買單。
52 歲的倫敦自來水公司客戶勞拉·賴內克是一名慈善工作者,她說:“我認為水價長期以來一直太便宜了,但另一方面,對於已經支付過的費用,我也不准備再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