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amuel Indyk 和 Alun John 報導 週三,比特幣升至歷史新高,超過了今年 1 月創下的紀錄高位,原因是上個月因關稅引發的拋售潮過後,風險偏好情緒持續改善。
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觸及 109760.08 美元的高位,最新上漲 1.1%,報 108117 美元。
其上漲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推動的,包括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的緩和以及穆迪下調美國主權債務評級,這促使投資者尋求美元之外的替代投資管道。
數字資產交易平臺 Nexo 的聯合創始人安東尼·特倫切夫(Antoni Trenchev)在一封電子郵件評論中表示:“既然 1 月份的高點已被突破,且較 4 月份的低點上漲了 50%,比特幣便在機構勢頭和有利的美國監管環境的助力下,進入了廣闊的藍天領域。”
比特幣有時的交易方式與科技股和其他在投資者情緒高漲時價值上升的資產類似。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較 4 月初的低點上漲了 30%。
這也與美元持續疲軟不無關係,進一步推高了比特幣兌美元的匯率。
加密貨幣市場參與者常常將傳統金融機構參與度的提升視為其價格上漲的原因。
本周,他們提到了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這位長期對加密貨幣持懷疑態度的人表示,該行將允許客戶購買比特幣。本月早些時候,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被納入標準普爾 500 指數。
Coinbase 週一表示,美國司法部已就該公司近期發生的數據洩露事件展開調查。
特倫切夫表示:“我們仍處於比特幣價格週期的第四年——即比特幣減半後的次年,礦工獎勵減半。從歷史經驗來看,這意味著比特幣最好的日子還在後頭。儘管宏觀不確定性以及進一步波動的威脅依然存在,但到 2025 年達到 15 萬美元的目標仍極有可能實現。”
與此同時,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幣的表現卻出人意料,並未與比特幣同步上漲,其價格最近下跌了 0.5%,報 2513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