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arc Jones 報導 國際清算銀行這一央行機構警告稱,若投資者在美國市場波動的影響下開始在規模達 113 萬億美元的外匯掉期市場中平倉,可能會引發美元搶購潮。
國際清算銀行(BIS)近期估計,基金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外匯掉期交易中的資金規模超過 80 萬億美元——即以美元借入資金,並承諾在未來某個日期以約定匯率償還。
掉期實際上是一種短期債務形式,通常被“表外”持有,且不在監管資本要求的計算範圍內。
國際清算銀行貨幣與經濟部負責人申鉉松在倫敦經濟學院的一次演講中表示,如果投資者突然急於解除這些頭寸,問題就會出現。
已對沖頭寸的投資者通常持有歐元或日元,但仍需承擔美元還款義務。
申(Shin)表示:“如果必須展期掉期交易,就得加入搶購美元的行列。”他還補充說,這可能會導致美元價值迅速飆升。
在 4 月市場動盪之後,特朗普總統挑起了一場全面的貿易戰,致使美元創下 35 多年來最糟糕的年初表現,隨後出現了上述評論。
週五,穆迪也剝奪了美國最後的 AAA 信用評級,突顯了人們對過去 15 年美國政府債務大幅增加的擔憂。
申還談到了今年的動盪是否削弱了美國例外論——投資者對購買美國資產的強烈偏好和激勵。
他指出,美國股票、債券和美元同時下跌的情況極為罕見,但他表示,現在還無法確定是主要投資者在拋售美國資產,還是僅僅在進行對沖操作。
不過,申(Shin)補充道,他們至少可能在考慮是否有必要進行戰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