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an Strupczewski 報導 歐盟審計院週二表示,歐盟為促進疫情後復蘇而設立的 6500 億歐元(約合 7365.8 億美元)的機制不夠透明,而且其發放的資金與專案成本無關。
歐盟最高審計機構歐洲審計院一直在審查 2021 年設立的“恢復與復原力基金”的實施情況,該基金利用共同借款為歐盟所有成員國的改革和投資提供資金,直至 2026 年。
歐盟審計院在其審查報告中指出:“歐盟的新冠疫情復蘇基金……在績效、問責制和透明度方面存在若干弱點。”
儘管恢復基金在歐盟疫情後的復蘇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有關成果的資訊卻十分匱乏,實際成本方面的資訊更是無從知曉。因此,民眾並不清楚自己所繳納的資金究竟換來了什麼。
該機制旨在使歐盟經濟更環保、更數位化,並增強其抵禦衝擊的能力。當各國政府達到與歐盟委員會商定的改革和投資里程碑及目標時,每年將分兩次發放款項。
歐洲審計院表示,儘管存在任何公共採購違規行為,只要達到里程碑和目標,執行委員會仍可從該基金中全額付款。
歐洲審計院表示,由於這些撥款標誌的設置方式,一些歐盟國家在完成專案之前就獲得了大量資金。
非洲經濟委員會表示,截至 2024 年底,雖然 42%的資金已發放,但僅 28%的階段性目標和指標得以實現,其餘目標預計將於 2026 年 8 月達成。
歐洲審計院表示:“這給歐盟的財政利益帶來了風險,因為成員國可能會在未完成專案的情況下保留資金。”
許多歐盟政策制定者表示,27 國歐盟是否有任何新的聯合借貸機會,將取決於復蘇基金在幫助歐盟經濟方面是否成功。
歐盟政策制定者必須從恢復基金中吸取教訓,對於任何未來類似的工具,若沒有實際成本、最終受益者的資訊以及對公民實際獲得何種回報的明確答案,就絕不能放行,歐盟審計院的伊萬娜·馬萊蒂奇(Ivana Maletic)說道,她也是此次審查的合著者。
另一位合著者約爾格·克裏斯蒂安·彼得羅維奇(Jorg Kristijan Petrovic)表示:“對於未來的績效預算,資金必須更好地與成果掛鉤,並有明確的規則,否則就不應採用這種制度。”
(1 美元 = 0.8825 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