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海外華人決心要讓中國最賣座的電影在美國也大放異彩,而且真的做到了。
這背後有一段故事。
某個週六的下午,美國巴爾的摩郊外一家電影院的IMAX放映廳湧入上百名觀眾。人群中有中國留學生、年輕職場人,也有攜子前來的家長。不少孩童裝扮成影片主角的模樣,有的成年觀眾則身著漢服唐裝。簽到處的中國卷軸上墨蹟未乾,水墨畫風格的門票在人們手中流轉。
在這場由巴爾的摩-華盛頓地區的華人社區志願者籌辦的特別放映會上,眾人期待觀看的《哪吒2》已成為全球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27歲的孫博涵(音)是巴爾的摩的一名學生,他很想在IMAX放映廳觀看這部電影。問題是,巴爾的摩的IMAX廳都被《美國隊長4:新世界秩序》佔據。他四處打聽後得知,唯一的辦法就是包場並支付IMAX廳放映費用。但獨自承擔這筆開銷顯然有難度,於是他先在社交平臺小紅書上找尋同好,又在中國人常用的社交平臺微信上建了一個群。100多人加入了他的行動,並以不同方式提供支持。
漫畫、動漫及遊戲愛好者蕾伊·夏(音)已四刷該片。她看到了孫博涵的帖子後聯繫了他,並花費數小時為這次放映活動繪製專屬入場券——上面畫著哪吒騎龍騰雲於傑斐遜紀念堂附近地標性的櫻花樹林。
蕾伊·夏在活動現場以片中角色造型亮相。她說:“在小鎮上能舉辦這樣的活動太難得了,我很高興能以自己的方式出一份力。”
霍夫·徐(音)是巴爾的摩的一名學生。活動前,她熬夜到淩晨3點,用銅絲、活頁夾和舊衣服DIY出專屬“戰袍”。她說:“大家聚在一起可不容易,所以我想為這次沉浸式的觀影體驗增添一些氛圍。”
觀眾們對這些角色扮演裝扮讚不絕口,爭相與扮裝者合影留念。
攜7歲兒子蔣維恩(音)二刷影片的趙媛媛(音)表示:“作為華人,看到中國電影能躋身全球票房前十,很自豪。希望孩子能接觸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不要忘記自己的根。”
這場集體觀影活動所構建的社群聯結,正在重塑旅美華人的交往生態——尤其是當一部被認為未獲全球應有關注的電影成為情感紐帶時,其意義早已超越銀幕。
美國馬里蘭大學華語電影與媒體研究助理教授何謙說:“情感共鳴的分量,可能遠超電影本身帶來的美學震撼。”
想組織大家觀影的並不只有孫博涵一人,其他華人還在印第安那波利斯、波士頓和紐約市組織了包場觀影活動。
31歲的金融從業者馬若源(音)與友人合作舉辦兩場放映活動,吸引600名觀眾齊聚紐約。從座位預訂到驗票環節,參與者深度介入組織流程,甚至在微信群通過投票確定票價方案。
馬若源認為,這部電影能難得登上IMAX銀幕,正是“把大家聚在一起的原因”。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