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當羅紀雲(音)行走在中歐國家的街道時,這名24歲的年輕人不僅驚歎於這裏的文化遺產,還對由於中國遊客的大量湧入而如此容易在當地使用中文而感歎不已。羅解釋說,中國三線城市居民的英語流利程度往往比不上一二線城市居民,因為後者通常能接觸到更為普遍的英文課程。
像羅這樣的中國三線城市居民已經成為一支正在崛起的出境遊力量,隨著其中越來越多的人紛紛奔赴國外旅遊,他們正在推動中國出境遊增長。
無論從規模還是富裕程度上來看,中國三線城市都無法與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相比。這些城市的大量居民從未跨出過國門,但他們渴望出國旅行。鑒於他們承受的房貸和生活成本壓力相對較低,因此,疫情結束後的全球旅行恢復似乎促使其中許多人選擇實現其出國旅行的夢想。
新加坡星展銀行經濟學者塞繆爾說:“我們看到中國低線城市具有更強的消費增長潛力,這些地區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一直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攜程旅行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在今年國慶假期期間,四線和五線城市居民日均出境遊訂單量分別同比增長1倍和3倍。去哪兒和同程等其他線上旅遊平臺也觀察到類似趨勢。
美國威拉姆特大學經濟學教授梁燕(音)說:“中國三四線城市居民的收入一直在增長。”國慶假期前股市上漲也提升了中國民眾的樂觀情緒和旅行需求。華創證券9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三四線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於一二線城市。就消費能力而言,三四線城市正在趕上大城市,而且這些城市正在增加出境航班。
三四線城市的旅行者大多更喜歡短線出境遊目的地,尤其偏愛那些對中國公民實施免簽政策的國家,首選目的地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和韓國。航班數據平臺Flight Master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從桂林、蘭州和銀川等城市機場出發的出境航班數量超過去年同期。一家總部設在美國的航空諮詢公司表示,如今,從中國較小城市飛往海外的航班越來越多,其中大部分是旅遊包機。旅行社通常會通過包機來吸引特定人群,例如首次離開中國內地較小城市的老年人。
華創證券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三四線城市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76%,超過一二線城市1.98%的增幅。報告稱,背後的推動因素可能是低線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較高且家庭債務比率較低。攜程表示,中國三四線城市居民的護照擁有率升高是推動國際旅行激增的另一個因素。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稱,今年上半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簽發普通護照1234萬本,同比增長23.2%。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