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Hari Kishan 報導 據路透社對大約 500 位經濟學家進行的調查顯示,隨著主要央行在美國經濟強勁的背景下實施一系列降息措施,明年全球經濟將保持強勁增長。
然而,下周競爭激烈的美國總統大選可能會重新制定當前的貿易規則,從而限制經濟增長。
自今年年初以來,經濟學家們大幅上調了對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美國經濟的表現。
通脹率也大幅下降,目前大多數主要央行都將物價壓力控制在可控範圍內或已達到各自的目標。
今年全球經濟平均增長率預計為3.1%,比1月份民調的2.6%大幅提高,也高於4月份的2.9%,與三個月前的民調相比保持穩定。
路透社 9 月 30 日至 10 月 30 日對 50 個重要經濟體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預計明年世界經濟擴張速度將大致維持在 3.0%。
儘管今年早些時候人們普遍擔心美國經濟會因二十多年來最高利率的影響而陷入困境,但美國經濟的韌性一直令經濟學家和市場感到驚訝。
Natwest Markets全球經濟主管羅斯·沃克在展望明年時說:“我認為美國的表現仍將優於歐元區和英國。”
在強勁的消費支出推動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最新增長率為2.8%,預計今年的平均增長率為2.6%,2025年為1.9%。
美國經濟不僅超過了所有 G10 同行,而且增長速度幾乎是經濟學家年初預測的兩倍。其股市交易接近歷史新高,部分原因是資金從國外流入。
亞洲的力量
印度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重要經濟體,亞洲經濟也表現出了廣泛的韌性。
日本最近的產出強勁,足以採取小規模的初步措施,以退出數十年來異常寬鬆的貨幣政策。
就連陷入困境的阿根廷經濟也將在明年反彈。
但是,管理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們不得不採取積極的貨幣刺激措施和預計價值 1.4 萬億美元的一系列財政刺激措施,以實現中國政府 5%的經濟增長目標,而這一目標已經落後於大流行病之前的表現。
調查發現,對於大多數利率正在下降的世界經濟體來說,利率下降的可能性要大於上升的可能性,這進一步鞏固了穩健的全球前景。
在回答一個單獨問題的 255 位受訪者中,有 147 位表示,他們所覆蓋的央行在 2025 年年底的利率更有可能低於預測值,而不是意外升高。
但在美國,三分之二的受訪者(40 位受訪者中的 33 位)表示,聯邦基金利率更有可能走高,原因是經濟表現持續強勁,通脹壓力可能重新抬頭。
Natwest的沃克補充道:“我看了看美國經濟……宏觀數據、勞動力市場以及主要經濟區,在我看來,美國是最不需要激進降息的國家。”
美國大選的不確定因素
如果當選,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計畫對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全面徵收關稅,經濟學家認為這將帶來嚴重的下行風險。
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指出:“我們認為,鑒於總統在貿易政策上擁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共和黨提出的關稅政策,從 10%的基準關稅到有針對性的關稅,應該得到認真對待。”
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指出:“在美國,廣泛的關稅意味著消費、投資支出、薪資和勞動收入的下降,從而給經濟增長帶來下行風險。我們估計,實際 GDP 增長將受到 1.4% 的延遲拖累,而總體 PCE(個人消費支出)價格將更快地上漲 0.9%。”
在接受調查的美國經濟學家中,絕大多數(42 位中的 39 位)表示,特朗普的政策將比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卡馬拉-哈裏斯提出的政策更具通脹性。
這兩位候選人提出的經濟政策都將使美國本已驚人的財政赤字進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