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前,中國制藥巨頭複星醫藥預計將完成其象牙海岸園區的第一期專案,該園區將生產抗瘧藥和抗生素等藥物。三期專案全部竣工後,園區藥品產能預計達每年50億片。複星醫藥稱,該專案預計將為當地帶來近1000個就業機會。
隨著中國推動“健康絲綢之路”建設,越來越多尋找藥品和醫療產品市場的中國企業正在非洲設立離岸工廠。中國領導人在上個月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時表示,中方願同非方成立中非醫院聯盟,共建聯合醫學中心。
複星醫藥象牙海岸園區專案得益於非洲巨大的需求。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撒哈拉以南非洲占全球瘧疾病例和死亡人數的95%以上。這家中國企業是抗瘧藥青蒿素的主要生產商之一,該公司稱有關藥物已經“成為中國自主研發的創新藥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盧旺達全球健康公平大學教授歐內斯特·坦博表示,如果在非洲生產並使用,這些藥物可以拯救最脆弱群體,尤其是孕婦和5歲以下兒童,並有助於遏制瘧疾耐藥性增強的趨勢。
10月7日,尚比亞工業發展集團(IDC)與極嘉(北京)國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尚比亞合作建設第一家非洲霍亂疫苗生產工廠。專案第一期預計將生產300多萬劑疫苗。尚比亞總統希奇萊馬錶示,這家疫苗工廠不僅將服務於尚比亞,還將服務於更廣泛的地區和非洲,感謝中國領導人和中國人民使這一願景成為現實。
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周太東表示,中國藥企進軍非洲正值非洲大陸在疫情後努力實現衛生產業——尤其是醫藥製造業——自力更生和自立自主之際。他還表示,這也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有關,因為“健康絲綢之路”是該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嘗試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建立多元化的經濟合作關係,不再拘泥於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以援助為重點的衛生合作。”
中非問題專家、悉尼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副教授江詩倫表示,中國宣導的“健康絲綢之路”旨在改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衛生狀況,同時也為中國的醫療保健行業創造機會,包括建設診所和醫院以及提供醫療用品和設備等。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