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Huw Jones 報導 英國央行(BoE)表示,在對該國八大銀行,包括匯豐銀行(HSBC)、巴克萊銀行(Barclays)、勞埃德銀行(Lloyds)和國民西敏寺銀行(NatWest)等進行第二次“可處置性”(resolvability)檢查後發現,在危機情況下,這些銀行可能無需立即動用納稅人資金就能被清算。
能夠“解決”或在不擾亂金融體系的情況下關閉一家陷入困境的銀行,是2007-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一項核心教訓,當時許多銀行不得不用公共資金進行救助。
英國央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的評估進一步增強了信心,即如果一家主要英國銀行今天倒閉,它可以安全進入清算程式:繼續保持開放,並繼續提供關鍵的銀行業務,股東和投資者——而不是公共資金——將首先承擔失敗的成本。”
英國央行表示,其對包括桑坦德英國(Santander UK)、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維京金融(Virgin Money UK)和國民互助會(Nationwide)在內的銀行的評估發現一些“不足之處”或需要“進一步改進”的領域,但沒有嚴重到足以阻礙在危機情況下對銀行進行清算的程度。英國央行表示,渣打銀行是唯一存在“不足”的銀行,與重組規劃能力有關,而巴克萊銀行、匯豐銀行、勞埃德銀行和維珍銀行則需要“加強”其計畫的某些方面。
英國央行稱,預計渣打銀行將解決這一不足之處,並將密切關注其進展情況。渣打銀行表示,已制定了完備的安排,以確保其能夠持續維護、測試和改進其危機應對能力。
國民威斯敏斯特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桑坦德英國分行沒有重大問題。
新的全球“重組”規則旨在確保銀行在面臨倒閉時有可信的應對計畫,例如如何將存款轉移到另一家貸款機構、確保支付的連續性和獲得緊急流動性等。
然而,去年全球銀行業因瑞士迫使瑞信被瑞銀收購而受到衝擊,該交易由1000億瑞士法郎(117.7億美元)的中央銀行貸款支持,而不是關閉銀行,這使這些規則受到了質疑。
英國央行還曾在去年介入解決美國矽谷銀行在英國的子公司的清算問題,該子公司的美國母公司已倒閉。英國央行週二表示,這些事件凸顯了國際監管機構確保全球系統性銀行的解決機制和計畫保持可信度的重要性。
英國央行副行長戴夫·拉姆斯登(Dave Ramsde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可解決性(Resolvability)永遠不會‘完成’,在將這一制度付諸實踐的過程中,總會有值得學習的經驗教訓。”
鑒於自首次測試以來已取得“重大進展”,英國央行表示,將把下一次檢查推遲一年至2026-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