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dy Bruce 報導 一位政府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英國新政府的目標是在七國集團中實現最快的持續經濟增長。其關鍵在於在下屆大選前連續兩年在人均產出增長方面排名第一。
實現這一目標將顯著扭轉英國近來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方面落後於七國集團(G7)的局面。在201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裏,英國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方面一直處於中游水準。
這也很可能標誌著生活水準的恢復和改善。2024年初的實際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將低於2019年末的水準。
政府消息人士的評論首次證實了上周以壓倒性勝利當選的工黨首相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政府的具體增長目標。
斯塔默和他的財政大臣雷切爾·裏夫斯(Rachel Reeves)承諾要改善英國長期以來因生產率疲軟和投資低迷而低迷的經濟增長率。週一,裏夫斯宣佈對規劃系統進行全面改革。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的數據,英國的人均GDP增長率從未連續兩年位居G7國家之首。不過,在本世紀初,它的成績也很接近,2001年名列第一,2002年名列第二,2003年再次名列第一。
經濟學家說,人均GDP(用經濟產出除以人口)比總體GDP更能衡量生活水準,後者可能因移民而偏高。
英國人均經濟增長率在第一季度出現了兩年來的首次增長,扭轉了導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水準不比六年前的下降趨勢。
斯塔默表示,他希望將整體經濟增長率提高到每年2.5%左右,與英國金融危機前的平均水準相近。
儘管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英國在5月份的經濟增長超出了預期,為現有預測帶來了上行風險,但預計今年英國的經濟增長率僅在1%左右。
具體的人均增長目標與工黨在9月份公佈的選舉前做出的承諾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