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綜合 Kevin Krolicki, Zoey Zhang, Sarah Wu and Qiaoyi Li 4月25日,中國最大的汽車展在北京開幕,各大汽車廠商紛紛展示了最新款的電動汽車(EV),彰顯出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已經進入了全電動化的時代,而且不會回頭。
主辦方表示,在上海車展上,汽車製造商將推出117款新車型,而去年只有93款,同時還將展出278輛新能源汽車,比去年增加了7輛。
汽車協會的數據顯示,4月初,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一個里程碑,占全國汽車銷量的50%以上。
長達一年之久的價格戰削弱了利潤率,汽車製造商通過發佈更新、更便宜的車型和促銷活動來努力跟上價格戰的步伐,從而促進了銷售。
“在北京車展上,毫無疑問,人們對汽油車不再感興趣。每個人都在尋找智能化和電氣化方面的最新技術,”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Nio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William Li告訴記者。
“如果你來到這裏,就不會再對電動汽車有任何懷疑。它實際上不是未來,而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
比亞迪和行業新秀小米等中國製造商的展臺前人潮湧動,其中智能手機製造商小米最早舉行了新聞發佈會,搶盡了風頭。小米公司首席執行官雷軍表示,其運動型轎車SU7的鎖定訂單已達75,723輛,買家包括寶馬和奧迪等汽車的車主。
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大力推廣其”仰望”和”Denza”高端品牌,試圖擺脫其低成本汽車製造商的形象。
該公司還發佈了Ocean-M,這是一款運動型後輪驅動掀背車,售價為15萬至20萬元(20,699至27,598美元),將是首款在全新全電動平臺上製造的汽車。這款中型車主要面向中國的中產階級,售價遠遠低於北美和歐洲主流電動車的價格。
外國汽車製造商一直在爭先恐後地重新制定在華戰略,以趕上電動化的步伐。它們紛紛宣佈計畫加大對本地生產和研究的投資。日本的日產汽車和馬自達汽車也推出了專為中國駕駛員量身定制的汽車。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首次將傳統發動機汽車排除在車展陣容之外,而德國梅賽德斯-賓士公司(Mercedes Benz)在展示了幾款新型電動汽車後,駁斥了放棄電氣化的傳言。
特斯拉再次缺席車展。特斯拉最後一次亮相是在2021年,當時一位不滿的顧客爬上了一輛正在展出的特斯拉,抗議特斯拉對她所投訴的刹車失靈問題的處理。
一些中國品牌概述了海外計畫,撇開了歐洲和美國對行業產能過剩的擔憂,強調他們只是通過創新變得更好。
長城汽車總裁穆峰表示:“隨著中國汽車工業進入全球化的新時代,以及中國自主品牌的日益壯大,中國汽車走向世界舞臺也成為一種新趨勢。”
智能駕駛
一些汽車製造商還把類似於特斯拉全自動駕駛系統(FSD)的國內設計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作為主要賣點進行推銷。
一些公司,如Seres和中國銷量第三的電動汽車品牌廣州汽車集團(GAC),都在宣傳華為技術公司提供的系統,而其他公司,如比亞迪和新鵬,則在宣傳自己開發的功能。
比亞迪表示,將在第二季度推出兩款改款車型,分別為大眾市場的王朝和遨享系列,配備了自主研發的“智能網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