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報導 全球供應鏈又要繃不住了?在這一情況下,油價可能一口氣飆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
自上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特種海軍部隊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扣押了一艘與以色列有關聯的“MSC白羊座”號集裝箱船以來,全球主要海上咽喉要道的混亂局面仍在持續。
伊朗對以色列發動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的頭條新聞完全掩蓋了“MSC白羊座”號集裝箱船被扣的消息。隨著全世界的注意力集中在以色列即將對伊朗發起反擊上,這件事更可能被遺忘。
坎貝爾大學(Campbell University)教授、航運專家薩爾·梅爾科利亞諾(Sal Mercogliano)在X發帖稱,中東和黑海地區受到威脅的海上咽喉要道數量驚人。
梅爾科利亞諾指出,全球四大海上咽喉要道:由於中東和東歐局勢不斷升級,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蘇伊士運河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都遭受著某種形式的直接或間接干擾。
Liberum Capital的投資分析師Joachim Klement在上周日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如果霍爾木茲海峽成為不可靠的石油貿易通道,那麼結果將是兩面性的。以前霍爾木茲海峽面臨的運輸威脅都沒有成真,我真誠地希望這次是同樣的結果。但如果霍爾木茲海峽真的被封鎖,原油價格將一口氣不帶喘地飆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
與此同時,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在過去五六個月中一直以美國、英國和以色列船隻為目標,並擾亂了曼德海峽及其周邊地區的全球貿易流動。這場衝突迫使許多西方船隻繞道好望角,以避免遭遇襲擊。船隻改道也導致了蘇伊士運河的擁堵。
在黑海地區,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運輸活動因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衝突而歸於平靜。
在中東,全球25%的貿易流量通過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和霍爾木茲海峽,這些海峽均正在經歷衝突或面臨某種形式的高度風險。
以色列和伊朗之間不斷升級的衝突可能迅速封鎖一個或多個海上咽喉要道,導致供應鏈混亂,並引發整個西方的通脹衝擊(可能是在能源市場),這將削弱拜登的連任幾率,並破壞鮑威爾抑制通脹的努力。
來源:中國金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