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報導 近期,由中國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自主水下航行器團隊研製的譜系化仿蝠鱝柔體潛水器,首次實現仿生潛水器對我國南海珊瑚礁生長情況監測。
據瞭解,該團隊自2016年開始仿蝠鱝潛水器研究,突破仿生流體外形優化設計與胸鰭拍動的流固耦合仿真計算、運動中滑撲一體化推進設計、高相似多模態運動順滑切換控制等多項關鍵技術。團隊面向南海島礁珊瑚生長和島礁基石沉降場景,推出最新研製的30公斤、720公斤兩型仿蝠鱝柔體潛水器,從而構建起從靈活型小尺度到功能型大尺度的仿生智能潛水器譜系。
目前,仿蝠鱝潛水器已執行遠距離滑翔與原位駐留隱蔽探測、高生物親和小干擾珊瑚礁生態監測、廣域或定深或駐留水文精細採集、海洋館珍稀動物替代保護等多項任務,共完成了200餘次作業,實現了我國仿生水下裝備走向實用化的技術應用突破。
來源:中國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