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Guy Faulconbridge、Lidia Kelly Andrew Hayley 報導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週二在北京會談後表示,俄羅斯和中國已同意討論如何深化歐亞大陸的安全合作,以對抗美國將其意志強加於該地區的企圖。
2022 年 2 月,中國和俄羅斯宣佈建立“無限制”夥伴關係,當時普京總統訪問了北京,而幾天前他向烏克蘭派遣了數萬大軍,引發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慘烈的陸地戰爭。
拉夫羅夫在與中國同行王毅會談後說,普京建議加強歐亞安全,中俄同意“在我們其他志同道合者的參與下就此問題展開對話”。
拉夫羅夫表示,長期以來,歐洲-大西洋地區的安全結構主要是由北約和歐安組織構成的。然而,現在這些組織正在被從相關結構的名單中剔除。在這些結構中,有可能進行有意義的談判,並在利益平衡的基礎上達成一致。
俄羅斯新聞社援引王毅的話說,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盟既不應在亞太地區擴大活動,也不應助長對抗。
在會後的記者招待會上,王毅沒有明確提及美國、北約或烏克蘭戰爭,但概述了中俄關係的 “五個始終”,中國外交部在一份摘要中說。
王毅說,兩國應 “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少數國家壟斷國際事務”。
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將俄羅斯視為最大的民族國家威脅,而美國總統拜登則認為,本世紀將由民主與專制之間的生存競爭來定義。
普京和習近平有著廣泛的世界觀,認為西方腐朽沒落,而中國則在量子計算、合成生物學、間諜活動和軍事實力等各個方面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週一表示,她在訪問期間與中國官員就中國與莫斯科的合作進行了艱難的對話。
耶倫警告說,任何支持俄羅斯烏克蘭戰爭的中國公司都將面臨“重大後果”。
耶倫還在這些會晤中表示,為了保護美國的產業,不排除對從中國進口的清潔能源徵收關稅。
王毅說,俄中兩國應“共同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共同維護國際產業和供應鏈的穩定”。
夥伴關係
近年來,隨著美國及其盟國對中國和俄羅斯實施制裁,尤其是莫斯科因入侵烏克蘭而受到制裁,中國加強了與俄羅斯的貿易和軍事聯繫。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 年中俄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 240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6.3%。2023年,中國對俄羅斯的出貨量猛增46.9%,而從俄羅斯的進口量則增長了13%。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 年中美貿易額下降 11.6%,降至 6,645 億美元。
烏克蘭戰爭爆發一年後,中國於 2023 年發表了一份關於解決烏克蘭危機的 12 點立場檔。俄羅斯表示中國的立場是合理的。
俄羅斯新聞社援引王毅的話說,中國希望俄羅斯和烏克蘭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坐下來,討論如何停止烏克蘭戰爭。
拉夫羅夫說,俄羅斯希望聯合國安理會對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羅斯控制的紮波羅熱核電站一事做出評估。烏克蘭否認是無人機襲擊的幕後主使。
拉夫羅夫補充說,俄羅斯和中國將在不斷加強的關係中繼續合作打擊恐怖主義。
激進組織“伊斯蘭國”聲稱對莫斯科附近一個音樂會場館的槍擊事件負責,該事件造成至少144人死亡,但俄羅斯認為烏克蘭是襲擊事件的幕後黑手。
拉夫羅夫說:“我們將繼續開展反恐合作,包括在多邊機構框架內開展合作”。
上個月,路透社報導稱,普京將於 5 月前往中國與習近平會談,這可能是他新總統任期內的首次海外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