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報導 印度發出“高溫預警”,或將擴大煤炭需求。4月1日,印度氣象局(IMD)局長Mrutyunjay Mohapatra表示,4月至6月,印度各地可能會出現10-20天的極端高溫現象,而正常情況只會有4-8天出現高溫。
印度氣象局表示,連續三年的高溫天氣,印度夏季電力需求或將超過供應。
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PLOS氣候》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熱浪已經嚴重影響了印度,包括電力、農業生產等。由於氣候危機導致熱浪變得更加頻繁、強烈和致命,其影響預計會越來越嚴重。
近年來,頻繁的極端高溫天氣導致印度多次陷入斷電危機。
據彭博社消息,預計印度今年夏天峰值電力需求將飆升至創紀錄的250千兆瓦,如果熱浪持續,電力需求可能會進一步上升。電力部已要求繼續進口煤炭,以彌補當地供應可能出現的任何短缺。
印度電力部數據顯示,發電廠的煤炭儲量在過去一年中增長了38%,平均可以持續18天。但庫存仍低於政府建議的24天。
印度政府敦促發電廠為夏季需求激增做準備,避免在4月至6月期間進行維護。
在此背景下,印度電力部決定將使用進口煤炭的發電廠需滿負荷運行到2024年9月底,原計畫是到6月底。與此同時,發電公司剩餘電力將被允許通過電力交易所出售。
據瞭解,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煤炭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超過七成。2024財年(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印度煤炭和褐煤產量10.39億噸,創歷史新高。
印度聯合煤炭和礦業部長普拉哈德·喬希(Pralhad Joshi)表示,“過去十年,印度煤炭產量增長了70%”。
印度政府一直在加大國內煤炭產出,並力圖減少煤炭進口依賴。
去年11月,印度煤炭部提出,計畫到2028年將地下煤礦產量提高兩倍。該政府預計2025財年印度煤炭產量約13億噸,2030財年煤炭產量約15億噸。
同時,到2025財年,將進口煤炭份額將降至15%以下。
2024財年,印度煤炭進口量約2億噸。這一數字占煤炭需求總量約兩成。
不過,高溫天氣的頻繁出現仍在推動印度煤炭進口量的增加。Kpler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印度熱煤進口量4279萬噸,同比增長23.8%。
國際能源署(IEA)預計,至2026年,印度的煤炭需求將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達到13.97億噸,各煤種消費都將有增長。
在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背景下,為什麼印度煤炭需求不降反升?
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提出了“印度製造1.0”計畫,2019年又提出“印度製造2.0”計畫,並推出“生產掛鉤激勵計畫”,重點發展高級化學電池、機電產品、汽車、制藥、電信網絡、紡織產品和技術、食品製造、太陽能技術、白色家電及特種鋼等十大製造業。
據評級機構標普全球發佈的最新印度PMI報告,印度製造業產出已連續33個月處於擴張區間。2024年3月,印度製造業PMI終值躍至59.1,為2008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但略低於59.2的預期值。
同時,印度經濟迅猛增長。標普全球在去年12月發佈的《2024年全球信用展望》中稱,印度至少在未來三年內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
印度製造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電力需求,而極端高溫天氣放大了電力的供需矛盾。煤電是印度電力的“主力軍”,煤炭供應情況成為影響印度電力穩定的關鍵。
據中金研報數據,印度發電量由2000年的571太瓦時增加至2022年的1858太瓦時,年均複合增長率達5.5%。其中,煤電發電量由2000年的390太瓦時增加至2022年的1380太瓦時,年均複合增長率5.9%,煤電占總發電的比重由2000年的68%提升到了2022年的74%。
為增加能源供給、緩解電力短缺,印度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但作為全球煤電占比最高的國家,印度能源轉型任重道遠。
2024財年,受降雨量減少影響,印度清潔能源占比最高的水力發電量同比下降了16.3%,創38年來最大降幅。此外,市場研究機構Mercom數據顯示,2023年,印度光伏裝機新增容量7.5吉瓦,同比下降44%。
截至2023年,印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不足12%。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