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新聞資訊 > 文章内容 返回
荒地變“糧倉”:中國創新技術喚醒“沉睡”鹽鹼地
发布:2024-03-22

“一樣的小麥種子,分別種在鹽鹼地和水肥地上,長出來的糧食哪個更好吃?”育種科研人員鄭琪提出這樣的假設。

鄭琪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在3月16日至20日海南三亞舉行的2024中國種子(南繁矽谷)大會期間,她自己作瞭解答:“如果麥種能克服生長條件制約,那麼鹽鹼地長出來的果實可能會更好吃。”

由於生物特性,一些在鹽鹼地生長的作物,因蛋白質等含量更高,製成的食物風味獨特、香味濃郁。然而,鹽鹼地的鹽鹼成分高,是絕大多數植物的“禁區”。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全球有8.33億公頃土地受鹽鹼化影響。

“中國育種科學家‘死磕’鹽鹼地,原因是人口眾多,耕地緊張。”中國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艾治勇說,中國是全球第三大鹽鹼地分佈國家,鹽鹼地總面積近15億畝,其中有5億畝具有開發利用潛力,是至關重要的後備耕地資源和潛在糧倉。

數十年來,中國科研人員通過耐鹽種質創新與新品種培育,讓許多糧油作物逐漸適應鹽鹼地環境。雜交、細胞和染色體工程、基因編輯等育種技術的應用,讓作物的抗病、耐鹽能力得到加強。

2023年6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培育的耐鹽抗旱小麥新品種“小偃155”,測算畝產達到411公斤以上。這種小麥品種,不但抗病耐鹽,而且蛋白質、鋅、鐵等含量也很高。

在江蘇省射陽縣的沿海灘塗,今年將再次種植由該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鹽稻”等耐鹽水稻品種,曾經的曬鹽場有望成為新的良田。

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張超介紹說,截至目前,中國不僅研發了耐鹽鹼水稻、小麥、大豆以及高粱等糧食作物品種,同時還有耐鹽鹼油菜、棉花,以及耐鹽鹼羊草等飼草。

探尋良種的同時,配合育種和種植的鹽鹼地綜合治理也格外重要。

鹽分大、植被稀、分佈廣,重度鹽鹼地一直是中國土地治理中最難啃的“硬骨頭”。10多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學專家李玉義和研究隊伍一起,采土樣、做檢測,甚至嘗鹽鹼,足跡遍佈內蒙古、山東、黑龍江等地。他們通過“地下鋪設秸稈、地表覆蓋地膜”等,將鹽鹼地轉化為可耕種農田。

山東東營市地處黃河口,地下水都是鹹海水。如今,通過“減鹽排鹽”等技術改良土壤,這裏的現代農業示範區試驗田裏,耐鹽鹼大豆每年都獲得豐產。

由於長期排水不暢,東北松嫩平原西部形成了大片鹽鹼化土地,是世界三大蘇打鹽鹼土集中分佈區之一。在吉林省白城和松原等地,人們採用“旱地改水田”的方式,淡化土地表層、改良土壤結構,成功治理了蘇打鹽鹼地,一些區域從不毛之地逐漸變成產糧新“主力”。

“在治理、利用鹽鹼地方面,中國正在為世界貢獻智慧。”艾治勇說。

“我們現在還有不少技術難關需要攻克。”艾治勇認為,在鹽鹼地上解決了作物生長的問題,還有提高產量的難題。“育種目標始終是瞄準‘提高產量、提升品質’。”

來源:新華網

上一篇:中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逾190件圓明園文物
下一篇:人工智慧“復活”技術須守住法律底線
相關推荐
  • TikTok在印尼被罰款150億盾
    链接阅读
  • 美國加州里程碑式AI透明度法案生效
    链接阅读
  • 中東一夜“變天”:原油大跌,以色列外匯飆漲
    链接阅读
  • 為降特朗普的39%關稅,瑞士提議砸錢消災
    链接阅读
  • 義大利MFE正在就可能購買葡萄牙Impresa的股份進行談判
    链接阅读
  • 亞馬遜賠償25億美元!因涉嫌欺騙數百萬人註冊Prime會員
    链接阅读
  • 特朗普再揮關稅大棒:專利品牌藥品加征100%、傢俱30%、重卡25%
    链接阅读
  • 馬斯克與特朗普關係緩和新篇章?xAI與美國政府達成AI供應協議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黃金延續歷史性漲勢,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

2025-10-08

加沙談判聚焦以色列與哈馬斯間關鍵分歧點

2025-10-07

法國政府上任數小時後辭職,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6

特朗普施壓結束加沙戰爭 納坦亞胡面臨極右翼反彈

右翼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隨著美聯儲重啟寬鬆政策,外國投資者可利用更便宜的美元對沖工具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