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Victoria Waldersee 和 Christina Amann 報導 大眾汽車(Volkswagen)電池部門負責人表示,在其工廠投入運營和統一電池投入使用之前,該部門不會考慮在股票市場上市,這基本上排除了在2026年前上市的可能性。
托馬斯-施邁爾(Thomas Schmall)的這番話為這家歐洲頂級汽車製造商何時可能將其 PowerCo 電池業務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提供了最好的資訊,作為引入外部投資者或與其他電池製造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後續行動。
“第二步,上市仍是未來的一個選擇。不過,這只有在工廠建成投產、標準化電池投入使用後才會成為問題,”他告訴路透社記者。
2022 年中期,大眾汽車將其電池部門分拆出來,與合作夥伴共同投資 200 億歐元(217 億美元),建設到 2030 年產能達到 240 千兆瓦時的工廠。
該公司的目標是在本十年結束前實現 200 億歐元的銷售額,目前已宣佈將在薩爾茨吉特、瓦倫西亞和安大略分別於 2025 年、2026 年和 2027 年開設三家電池芯工廠。
該公司計畫從 2025 年起,在至少 80% 的電動汽車上使用其統一電池,即有三種不同化學成分的單一電池設計,這使得 2026 年成為滿足施邁爾上市條件的最早時間。
迄今為止,PowerCo 一直沒有明確說明潛在的上市時間,只是說計畫從 2024 年起讓企業為投資者做好準備。
施莫爾還首次排除了在歐洲再建一座發電廠的可能性。
“他說:”從競爭和成本的角度來看,目前這都不在考慮之列。
隨著銷售增長放緩和財務虧損的累積,資本市場對電動汽車的熱情已經降溫,從 Polestar 到 Fisker 等小型公司都在努力為電動汽車的開發積累資金。
由於高借貸利率令投資者望而卻步,去年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的活躍度降至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陽極材料供應商Novonix公司首席執行官克裏斯-伯恩斯(Chris Burns)說:”公開市場投資者希望看到現金流。
他補充說,電池製造商需要儘早與汽車製造商簽訂承購協議並建立牢固的合作關係,以便從一開始就贏得信任。
“電池供應鏈諮詢公司 SC Insights 的創始人安迪-萊蘭(Andy Leyland)說:”市場情緒非常低迷……這不是一個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