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夯實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為數字時代構建起堅實的骨架。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算力賦能千行百業的乘數效應正在凸顯。中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加快構建和算力能級的持續提升,在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同時,也推動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上海:“算賦百業” 夯實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更好彙集算力資源、發揮算力價值,構建泛在融合的“算力+”行業應用體系,對於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和啟動數據價值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有利於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在上海,“算賦百業”生態初具規模,上海正持續夯實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城市數位化轉型,也通過推動“算力浦江”計畫演進升級,助力構建中國一體化算力網。
“算賦百業”生態初具規模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底,上海在用數據中心標準機架達42.3萬個,上架率約65%,在用和在建算力總規模超過14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次數),算力綜合指數中國排名第三。在不久前收官的首屆“華彩杯”算力應用創新大賽中,上海多項應用獲獎,形成一系列“標杆應用”。
在“算力+醫療”領域,由上海聯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超級計算中心等單位聯合組建的上海市算力網路數字醫療創新實驗室,依託算力網路向上孵化面向醫療行業的創新應用。在上海聯通產業互聯網運營中心、醫療健康事業部、雲網運營中心的共同努力下,通過上海聯通的算網大腦,實現資源統一池化、統一管理、統一編排、統一調度,採用集中式算網融合編排方案進行算力網路的應用實踐,構建了“算網數安”全流程行業場景服務模式。
這一專案在超便攜顱腦手術導航、ICU患者風險預警管理、醫療行業大模型等醫療領域進行演算法創新應用實踐,同時構建線上實驗室產業生態平臺,開展醫療領域算力融合創新示範工作。專案在技術、體系等方面都有創新性的突破,實現了“場景應用、數據治理、算網服務、演算法應用”全流程搭建,深化算力賦能醫療行業應用,推動智慧醫療的創新發展。
在“算力+城市治理”領域,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的“多元算力融合應用,賦能城市治理數位化轉型”專案賦能場景豐富的城市治理應用,打造“自研+演算法超市”應用合作生態圈,推動上海市城市治理數位化進一步深化。據介紹,該專案累計已有140P(每秒1000萬億次浮點運算)算力服務於上海16個行政區,並推廣至北京、廣東等省市,累計AI(人工智慧)應用數超39萬,處理事件超1000萬起。
在“算力+金融”領域,中國工商銀行的“工商銀行高性能網路傳輸技術創新與應用”專案,使用基於開放以太網技術的RoCE高性能網路技術,解決了端網協同、精准流控、遠距擁塞控制、流式數據壓縮等瓶頸難題,建成支撐銀行資訊系統“兩地三中心”高可用架構的存儲體系並全面推廣,可支持千億級參數規模大模型預訓練的大規模分佈式AI算力集群,賦能銀行資訊系統安全運行和智慧金融業務創新。
總體來看,上海的算力應用已逐步從互聯網向傳統行業、實體經濟拓展,在工業、金融、交通、醫療、能源、安全、商貿、農業等多個行業形成了一批典型應用場景。
上海也是中國最早推出算力交易平臺的城市之一。為加快算力交易平臺的演進升級,中國(上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近日發佈“2.0版”算力交易平臺,該平臺融入了先進的算網大腦技術、可靠的“星火鏈網”區塊鏈技術,目前已累計接入通算資源6334P、超算資源102P、智算資源1816P;上海聯通、上海鐵塔、有孚、萬國數據、優刻得等10多家企業接入平臺節點。
“算力浦江”計畫演進升級
計算、網路、存儲這三者要協同發展,只有數據存得好、算得快、傳得穩,算力基礎設施才能發揮數據要素的價值。
據介紹,在過去幾年裏,上海發佈《新型數據中心“算力浦江”行動計畫(2022-2024年)》等政策檔,開展基於中國(上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的一體化算力調度總體建設;圍繞通算與智算比例變化的新趨勢,引導擬建、在建數據中心向“智算”傾斜;圍繞算力生態建設,通過組織上海市通信學會“算力浦江”專委會、啟動團體標準編制、組織遴選創新案例等方式,培育涵蓋全產業鏈的算力生態圈。
目前上海在用算力總體規模領先,算力中心集聚態勢顯著、算存規模保持高質增長、算力網路水準提檔升級、產業生態持續向好。
上海將推動“算力浦江”計畫持續演進升級,科學有序地推進數據中心、智算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評估評測,提升算力設施選型科學性;著力提升新型算力網路支撐能力,促進跨網、跨地區算力互聯互通。
近日,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聯合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啟動“大規模算力集群暨人工智慧公共算力服務平臺”,還發佈了一系列人工智慧公共算力服務產品。據瞭解,自2022年啟建“全城上雲”的“智雲上海”之後,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正逐步利用“算力+網路+平臺+服務”的綜合優勢,聯合產業生態合作夥伴,助力打造“全城AI”的“智能上海”。
將持續夯實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並賦能更多行業。在算力基礎設施持續升級的基礎上,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在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大模型創新高地和生態集聚區“模速空間”啟用“雙萬兆接入暨一跳入算服務”,將為相關企業提供雙萬兆網路和“一跳入算”服務,以及算力算網免費試用和優惠商用資費。
同時,上海鼓勵相關市場主體突破核心技術,強化算力支撐能力,加大源頭性技術儲備,推動人工智慧計算、高性能計算等技術突破,加快演算法模型、高端晶片、計算系統、軟體工具等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和重要產品研發。
在推動算力賦能千行百業方面,上海鼓勵市場主體把握通用大模型、垂直行業大模型等新型算力應用場景發展契機,不斷開拓算力在城市大腦、自動駕駛、金融、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應用邊界。
助力構建中國一體化算力網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在用標準機架超過760萬架,算力總規模達197EFLOPS,居全球第二。從地域分佈來看,算力佈局不斷優化,中西部算力設施占中國比例提升至41%,圍繞算力樞紐節點新建約130條幹線光纜,高速長距傳輸技術顯著改善跨東西部數據傳輸品質。中國算力產業在佈局、市場、技術方面,正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全面演進。
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大部分算力需求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以上海為代表的城市算力需求不斷增長;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稟賦較好,但算力基礎設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的實現離不開算力調度。因此,上海市在優化算力供給結構、改善網路傳輸性能、豐富算力服務生態、提升數據要素流通水準等方面將持續發力。
截至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了“1+1+X”的智算中心發展格局和“3+1+N”的算力網路調度體系,並在國際數據中心協同、國產算力晶片應用和綠色低碳試點等方面形成了多項創新案例。
由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牽頭編制的《上海市算力網路監測報告》顯示,上海算力網路已打造“5-10-20”三層“時延圈”:第一個圈層為上海至長三角樞紐,時延為0毫秒至5毫秒;第二個圈層為上海至江西、山東、湖北、河南、福建、湖南等省份,時延為5毫秒至10毫秒;第三個圈層包括上海至京津冀樞紐、成渝樞紐、粵港澳大灣區樞紐、貴州樞紐、甘肅樞紐、寧夏樞紐、內蒙古樞紐以及其他省份,時延為10毫秒至20毫秒。上海市各數據中心企業之間訪問平均時延為1.88毫秒;上海市各數據中心各企業到中國八大算力樞紐間的平均時延為12.84毫秒。
上海通過持續優化企業網路架構、不斷提升網路傳輸效率、改善算力中心內網品質、建立算力網路監測平臺等舉措,將進一步優化網路運力。
2023年12月,五部委聯合印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加快構建中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構建中國一體化算力網,到2025年底,綜合算力基礎設施體系初步成型。中國樞紐節點地區各類新增算力占中國新增算力的60%以上;1毫秒時延城市算力網、5毫秒時延區域算力網、20毫秒時延跨中國樞紐節點算力網在示範區域內初步實現;用戶使用各類算力的易用性明顯提高、成本明顯降低;算力網關鍵核心技術基本實現安全可靠,以網路化、普惠化、綠色化為特徵的算力網高質量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上海將夯實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數據中心高速承載網路建設,促進區域內數據中心網路直連;打造算力產業生態圈,推動建立多層面協同、多平臺支撐、多主體參與的交流合作體系,促進各方協同發展。上海也將完善“3+1+N”的算網調度體系,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實現調度中國八大算力樞紐資源,助力構建中國一體化算力網。
張家口:“雲”上發力 加速建設京津冀“算力之都”
大年初二,河北張家口秦淮數據懷來總部基地內一派忙碌景象,值班人員來回穿梭巡檢,數據中心內服務器高速運轉,一排排機櫃藍光閃爍。
萬家團圓的新春佳節,“數字世界”中同樣熱鬧非凡,中國人民在同一時間段內搶紅包、看直播、刷視頻,這對算力體系的平穩運行提出了高要求。作為數據和算力的“家”,數據中心承擔著保障算力體系平穩運行的職責,也支撐著終端用戶“暢遊”數字世界的需求。
春節期間,數據中心的伺服器不停止運轉,利用鯤鵬IDC運營平臺,即時監測系統和設備的運行狀態,維護算力體系平穩運行,為祥和中國年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近年來,依託本地交通區位、地理氣候、自然資源、綠色電力等獨特優勢,張家口市加速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張家口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行動計畫》提出,將著力構建“一廊四區多園”的大數據產業空間佈局和“1+3+9+N”大數據產業發展體系,打造京津冀算力樞紐核心區、京津冀數產協作示範區、中國數字服務產業集聚區、中國綠色低碳創新樣板區。到2027年,全市大數據產業增加值達到23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10%。
圍繞中國一體化算力網路中國樞紐節點建設,張家口以懷來縣、張北縣、宣化區為突破口,加快市數字服務產業基地、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張北雲計算基地等園區建設,合理佈局大數據產業,形成特色突出、集約高效的空間佈局。
作為第一家入駐張家口地區的數據中心,張北雲聯已於2023年啟動了第二期機房建設。除傳統數據中心建設外,張北雲聯未來還將著眼於智能算力業務的全面佈局,公司計畫充分利用現有的110畝地建設智算中心,建成後可提供500P智能算力。
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是中國一體化算力網路京津冀中國樞紐節點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是我們建設中的一家互聯網頭部企業中國核心算力業務中心,專案整體按照國際數據中心最高標準T4等級規劃設計建造,建成投產後,將聚合起京津冀地區大部分的數據。
據介紹,張家口市接下來將積極承接北京大數據產業專案疏解和轉移,持續推進大數據產業開發應用,構建大數據全產業鏈生態體系,加速建設京津冀“算力之都”。截至2023年底,全市投入運營數據中心27個、標準機櫃33萬架、伺服器153萬臺,算力規模達到7600P。今年全市謀劃新增算力規模4000P以上。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