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 > 文章内容 返回
科技創新引領 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按下“加速鍵”
发布:2024-01-31

《中國證券報》31日刊發文章《科技創新引領 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按下“加速鍵”》。文章稱,在天津港,無人化倉儲物流立體庫內,一臺臺中國製造的筆記本電腦正在打包,即將發往東北亞國家;在海南陵水,商用海底數據中心晝夜不停地計算,30秒內可處理超400萬張高清照片;在北京,自主打造的GEOVIS數字地球產品體系相當於架設了一只“星空之眼”,讓用戶“玩轉”數字地球……在科技創新引領下,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邁出新步伐。
  
產業是經濟之本。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家們紛紛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不斷強化科技驅動,合力構築現代化產業體系堅實堡壘。
  
製造邁向智造圖景愈發清晰
機械臂配合工人完成貼片、回流焊、錫膏檢測等一系列複雜而精細的主板組裝流程——這是記者近日走入聯想天津創新產業園筆記本電腦自動化智能生產線上看到的一幕。
  
“這條剛投產的筆記本生產線代表聯想智能製造最高水準,應用了5G網路、邊緣計算、數字孿生、人工智慧演算法等先進技術,自動化率超60%,每9秒便下線一台筆記本,預計年產量超過300萬臺。”天津創新產業園專案負責人鄭愛明向記者介紹。
  
寧德時代溧陽生產基地利用機器視覺實現微米級品質檢驗,廣汽埃安廣州工廠使用全自動生產線混合生產不同車型,隆基綠能嘉興基地利用智能演算法縮短太陽能組件交貨期……得益於新技術加持,更多酷炫的“數位化”生產圖畫正在中國大江南北徐徐展開。
  
“‘數位化+先進製造’,這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競爭焦點。”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所長金鍵表示,“數位化會形成新的生產要素製造體系、研發範式和組織形態,是全新賽道,帶來我國完成數實深度融合趕超的機會。”
  
美國、英國、德國等西方老牌製造強國也動作頻頻,大力支持企業用好數字技術。2023年11月,美國先進製造中心發佈《加強美國製造業商業模式創新》白皮書,確定了用於進行模擬決策的工廠數字孿生等六種有望改變、重塑或構建新商業模式的製造業技術趨勢。英國首次發佈《先進製造業計畫》,提出擴大“智造”計畫。借助該計畫,企業可以學習應用新的數字技術減少碳排放、提高生產效率。
  
“無數據不管理,無數據不決策,無數據不運營”,越來越多中小製造企業喊出數位化口號。記者在貴州看到,刺梨龍頭山王果集團打造的“5G智慧工廠”已實現一鍵式管理,從刺梨原果進廠稱重、質檢到原果清洗壓榨,從刺梨汁沉澱儲存到包裝銷售,以及工人、設備及能源管理,即時的數據採集、傳輸及計算讓工廠運行狀態一目了然。
  
壯大未來產業乘勢而上
比亞迪“璿璣AI大模型”亮相,榮耀發佈“魔法大模型”,百川智能發佈超千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Baichuan 3……進入2024年,人工智慧話題熱度持續攀升,大模型產品琳琅滿目。
  
有專家斷言,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最大變數,也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生成式人工智慧正在醫療問診、教育輔導、金融服務等領域大放異彩,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有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希望與百度共同挖掘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潛力,合力推動科技與產業進步。”百度首席執行官、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表示。
  
不同於ChatGPT代表的通用大模型,中國國內企業把更多資源投入在垂直/行業大模型的開發上,向內提質增效,向外賦能產業。中國聯通非常重視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內部,公司網路AI應用已上線超百款,全國集約化AI客服系統智能服務占比超80%,年均節約成本近億元;在外部,面向行業應用,覆蓋11個重點行業、30餘個典型場景,帶動收入數十億元。
  
與此同時,作為算力底座的國產晶片領域加快技術變革。“利用混合異構技術,可以將不同晶片放在一起訓練同一個大模型,可以在同一個數據中心把各種算力資源進行靈活組合訓練大模型。”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林詠華表示,通過提升混合異構能力,國內數據中心有望逐步過渡到以國產晶片為主。
  
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尖端技術正對生產要素進行變革、重組,培育新質生產力刻不容緩。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表示,新質生產力建立在顛覆性技術創新基礎之上,加快發展具有高產業附加值的未來產業,是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支持和根本保障。要立足技術自主創新,在新賽道上實現超車。
  
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等七部門發佈《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重點推進未來製造、未來資訊、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健康六大方向產業發展。到2027年,未來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部分領域實現全球引領。
  
補鏈強鏈築牢產業根基
“現在,公司對產業鏈本地化這件事愈加重視。一是考慮供應安全需要,不僅考慮一級材料供應商的安全性,還要考慮更上游的供應商;二是考慮降本增效需要,一旦設備與材料全面本地化,產品將更具競爭優勢。”國內OLED龍頭企業維信諾的一位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3年12月,維信諾ViP AMOLED量產專案首片模組成功點亮。此舉意義重大深遠,不僅有望幫助國內面板廠擺脫高度依賴進口精細金屬掩膜版的局面,而且國內面板廠料引領全尺寸AMOLED主流技術,實現全尺寸終端產品覆蓋。
  
“支持龍頭企業優化整合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加快成為具有生態主導力和產業鏈控制力的一流企業。”工信部部長金壯龍近日表示,要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準。
  
記者走訪一家京津冀地區半導體設備公司時瞭解到,為擰成一股繩加速技術攻關,其組建了“IC聯創”機制,而且在辦公大樓特別開闢一層,供產業鏈上下游技術人員共同辦公。
  
近年來,實現國產化愈發擲地有聲。“以前一說是國產設備,下游晶片製造廠看都不看。現在,他們會主動關心有沒有國產設備供應商,態度轉變很大。”一位半導體投資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
  
自主可控已是產業共識。中科星圖總裁邵宗有說:“公司基於‘四個自主’,即自主的數字地球理論、自主的空間基礎設施、自主的數字地球軟體、自主的IT基礎設施,打造了以先進計算驅動的數字地球。”
  
發揮舉國體制優勢,全力推進科技創新。截至2023年底,我國(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01.5萬件,同比增長22.4%,成為世界首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
  
中國聯通是國資委授予的“網路安全現代產業鏈鏈長”。“公司將聚焦‘政產學研用’融合創新,以產業聯盟、聯合實驗室等為紐帶,持續推進產業生態向縱深發展。”中國聯通上述負責人說。

來源:新華網

上一篇:美國國務院稱美國積極尋求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
下一篇:歐盟委員會將與歐盟國家討論新的俄羅斯制裁提案
相關推荐
  • 中國核聚變裝置BEST專案建設取得關鍵突破
    链接阅读
  • 特斯拉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人形機器人 2026年開始量產
    链接阅读
  • 極米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上半年淨利潤暴增2062%
    链接阅读
  • DeepSeek新模型降價:優化推理效率,API價格降超50%
    链接阅读
  • AI眼鏡元年:下一個智能終端,變得比手機更貼身
    链接阅读
  • 高德發佈鷹眼守護預警系統,實測重大異常事件預警準確率達90%
    链接阅读
  • 全球容量最大!中國超重力場大科學裝置核心設備正式啟動,可實現“時空壓縮”效應
    链接阅读
  • AI重構供應鏈:京東宣佈未來三年持續投入,構建萬億人工智慧生態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法國政府上任數小時後辭職,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6

特朗普施壓結束加沙戰爭 納坦亞胡面臨極右翼反彈

右翼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隨著美聯儲重啟寬鬆政策,外國投資者可利用更便宜的美元對沖工具

特朗普干預後,加沙戰爭距離結束還有多遠?

2025-10-05

比特幣突破 12.5 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