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025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暨2025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臨港舉行。本屆頂科論壇在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縱深演進的背景下,立足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臨港科創城建設,以“未來科學:上海與世界(Science in Future)”為主題。
論壇聚焦全球科技前沿,共同探討基於未來科學的基礎研究、技術突破、融合創新、國際合作、科技治理、道德倫理等重大課題,進一步搭建全球頂尖科學家思想碰撞的平臺,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應對人類共同挑戰提供科學方案與行動路徑。
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進展,2001年、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巴裏·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出席開幕式併發表致辭。上海市領導龔正、張為、陳金山、華源、陳傑出席。
10月25日,以“未來科學:上海與世界(Science in Future)”為主題的2025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暨2025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臨港舉行。
三位2025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WLA Prize,中文簡稱“頂科協獎”)獲獎者來到現場。2025年頂科協獎“智能科學或數學獎”得主孫理察(Richard SCHOEN)在獲獎感言中表示能夠獲選深感榮幸,稱“歷屆獲獎者皆成就斐然,能躋身此卓越行列倍感自豪。”他向學術征程中對其影響至深的師友致謝,並表示與青年才俊的學術溝通使他的科研工作視野不斷拓寬、思維保持敏捷。
2025年頂科協獎“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得主斯科特·埃默爾(Scott D. EMR)在獲獎感言中稱“慶倖能成為探索科學的學者——在好奇心與直覺指引下自由追尋真理”。他衷心感謝頂科協獎對基礎研究的推崇,以及激勵新一代科學家的堅定承諾。另一位得主韋斯·桑德奎斯特(Wesley I. SUNDQUIST)在獲獎感言中稱“這份榮譽屬於許多人”。他致謝產業界助力兩項突破性研究及藥物的全球推廣,感謝同仁與實驗室團隊成員,並提及實驗室持續拓展科研影響力已成為令人欣慰的發展趨勢。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是2021年在上海發起創設,由紅杉慈善基金會獨家提供永久資金支持、面向全球科學家評選的科學大獎,今年由上海臨港科技創新發展基金會承辦。頂科協獎設立“智能科學或數學獎”、“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兩個單項獎,單項獎金金額為1000萬元人民幣,最多可由4人共同獲獎並分享,為全球獎金最高的科學獎項之一。截至本屆,頂科協獎已成功評選四屆,共有12位科學家獲此榮譽,國際影響力與權威性持續提升。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在主旨演講開場致辭中表示,頂科論壇不僅是一個論壇,更是一個充滿活力、不斷發展、集科學成果與人文交流的網路。頂科協獎也在表彰一批重塑我們對生命、物質和宇宙本身理解的科學家。比科學家的發現、成就更重要的是獲獎者共有的責任感。“我們完全有理由充滿信心,每一年隨著新獲獎者的誕生,頂科協獎的地位都在不斷提升,我們期望在未來幾十年都繼續保持這種態勢,直到它成為所有科學領域中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
本屆頂科論壇共有來自全球10餘個國家約150位科學家參加,其中包括4位諾貝爾獎得主、4位圖靈獎得主,以及16位中國兩院院士、百餘位中外優秀青年科學家等。
作為論壇舉辦地的上海臨港,既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最前沿,也是上海建設“五個中心”的重要承載地,在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上積極探路先行,正全面系統建設“臨港科創城”,著力把臨港打造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承接地、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集聚地、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試驗場、年輕人創業發展的理想家園。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