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新聞資訊 > 文章内容 返回
2024年穩經濟促發展政策將會進一步充實和完善
发布:2023-12-28

12月11日至12日,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系統部署了2024年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要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運行狀況?預計2024年經濟形勢如何?如何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需要深化哪些重點領域的改革?帶著這些問題,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了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軍擴。

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需要進一步鞏固

《21世紀》: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張軍擴:2023年以來,隨著疫情平穩轉段和中國中央各項穩經濟政策的實施,中國經濟整體呈現恢復回升的態勢。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環比來看,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長0.5%,三季度比二季度增長1.3%,呈現逐季回升態勢。從10月、11月數據來看,企穩回升的態勢更加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實現2023年全年5%左右的預期目標基本沒有問題。

在充分看到經濟整體恢復向好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當前經濟恢復回升的基礎還不夠牢靠,態勢也不夠穩定,行業、企業、區域之間的恢復不平衡,市場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困難、效益不佳、預期不穩、信心不強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特別是外需增長疲弱、房地產回升乏力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對經濟增速的回升形成較大制約,穩經濟促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

《21世紀》: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表現會如何?

張軍擴:結合2023年經濟表現,以2024年發展面臨的條件,我認為2024年經濟增長的可能區間在4%~5%之間,搞得好的話,可能達到5%左右,與2023年增速差不多。儘管如此,由於基數不同,2022年是3%,2023年是5%以上,如果2024年能夠達到或接近5%的話,實際增長會是遠遠高於2023年的。

2024年制約經濟增長的最大壓力,還是需求不足問題。現在來看,需求不足問題在短期內甚至2024年較長時期,都很難有效緩解。比如投資需求方面,2023年前11個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僅為2.9%,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6.3%,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8%,而房地產投資下降9.4%,可見投資增速的下降,問題主要出在房地產投資上。但房地產走出困境的關鍵,是市場需求的回升、前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的基本化解,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模式的創新與轉型,在新的模式形成之前,市場很難真正回升。

再比如消費方面,儘管2023年前11個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達到7.2%,但2022年同期增速為下降0.1%,兩年平均增速僅為3.6%左右。消費需求是收入和信心的函數,而這兩者的提高又有賴於經濟和就業形勢的好轉。因此,消費需求的恢復,也需要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出口方面,根據最近一個時期各方面的分析預測,2024年影響世界經濟和貿易的因素有利有弊、比較複雜,綜合來看,與2023年相比會有所好轉,但難有大的改善。在這種情況下,2024年要實現接近或達到5%的增長,也是不易的,也是需要努力爭取的。

穩預期需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21世紀》: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要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對於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有何具體建議?

張軍擴:鞏固經濟回升勢頭要繼續抓住穩預期強信心這個“牛鼻子”。

在過去的兩三年裏,受疫情反反復複、多輪不斷的嚴重衝擊,中國經濟動靜交替,不僅增長速度跌宕起伏,而且新舊結構矛盾凸顯,市場預期與信心受挫。加之國際環境風險挑戰增多,地緣政治擾動,全球供應鏈重組,世界經濟普遍低迷,都對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的穩定恢復形成較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很容易陷入需求不足、回升乏力、信心轉弱的惡性循環。

打破這種迴圈的關鍵,就是穩定預期、恢復信心。只要市場主體預期趨穩,信心增強,那麼不論是促消費、擴投資,還是調結構、控風險,都會有比較好的基礎,能充分調動起各方面的積極性,就會取得綱舉目張的效果。

從目前的情況看,市場信心的穩定和持續恢復,既非某方面單獨措施能夠見效,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綜合施策,久久為功。需要重點關注三方面:

一是要持續優化和加強宏觀調控,著力擴大市場需求。短期來講,這是提振信心最為實際的舉措。市場需求上不去,企業訂單和效益上不去,預期和信心就很難真正有效改善。從各方面對2024年增長環境的分析來看,不論是內需還是外需,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將會依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各項擴大內外需求、支持經濟恢復政策的力度還不能放鬆。要在已經取得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和完善,進一步增強支持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進一步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

二是要按照“兩個毫不動搖”和“三個沒有變”的方針,切實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切實穩定民營企業預期,提升民營企業信心。穩預期提信心的重點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預期信心問題,不僅是影響當前經濟穩定回升的一個關鍵變數,更是關乎中國現代化進程和民族復興大業的重大問題。2023年7月,《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佈,並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和舉措,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下一步,一方面要把檔提出的各項要求真正落實,要抓緊細化具體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驗性,讓企業見到實效;另一方面,要著力解決深層次問題,民營企業發展並不需要太多的特殊支持或者特殊的優惠政策,而是需要真正的公平對待,真正實現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發展環境,真正做到政策的穩定、透明、可預期。

三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推動關鍵領域改革開放取得更多更大突破性進展。擴大開放,既是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增強發展動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影響市場主體信心最大和最根本的因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中央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決心和推進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在一些重要的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同時,要看到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與廣大市場主體的期待相比,一些重要的改革,比如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的監管,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推進城鄉要素的平等交換和資源的均衡配置,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等,還需要加快推進並努力取得突破性進展。

《21世紀》:中國中央財政在四季度增發萬億國債,這是擴內需的重要舉措。如何看待這項部署?

張軍擴:當前情況下萬億國債增發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增發國債對於滿足新形勢下“三大工程”投資等需求,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以及應對地方債務風險、改善民生、促進消費等,都能起到積極作用。另一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全口徑國家債務水準並不算高,特別是中國中央政府債務水準相對較低,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財政政策空間,進一步加大穩經濟促發展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

加快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

《21世紀》: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要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在哪?

張軍擴:我認為促進要素雙向流動和城鄉融合發展,需要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

十八屆三中全會曾指出,要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隨著城鄉人口的流動,現在農村宅基地存在大量空置閒置的現象。據瞭解,目前農村宅基地空置面積達到20%~30%。應該看到,鄉村不僅僅是農業生產場所,也不僅僅是農民居住場所,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的提升,鄉村產業結構、人口結構將會進一步多元,功能也會進一步豐富。相關的制度設計,要為這種變化提供支撐。進一步推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特別是擴大宅基地流轉和交易範圍,不僅是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的需要,也是盤活農村閒置土地、促進資金、人才、技術、知識等要素雙向流動的需要。同時,也可以使得美麗鄉村建設獲得更多資金支持,更好改善鄉村的公共設施,更有效地解決農村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問題。

來源:21經濟網

上一篇:起訴《魔戒》侵權不成,小說作者的作品反遭銷毀
下一篇:汽車手機互聯時代:“華小魅”合圍汽車
相關推荐
  • TikTok在印尼被罰款150億盾
    链接阅读
  • 美國加州里程碑式AI透明度法案生效
    链接阅读
  • 中東一夜“變天”:原油大跌,以色列外匯飆漲
    链接阅读
  • 為降特朗普的39%關稅,瑞士提議砸錢消災
    链接阅读
  • 義大利MFE正在就可能購買葡萄牙Impresa的股份進行談判
    链接阅读
  • 亞馬遜賠償25億美元!因涉嫌欺騙數百萬人註冊Prime會員
    链接阅读
  • 特朗普再揮關稅大棒:專利品牌藥品加征100%、傢俱30%、重卡25%
    链接阅读
  • 馬斯克與特朗普關係緩和新篇章?xAI與美國政府達成AI供應協議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干預後,加沙戰爭距離結束還有多遠?

2025-10-05

比特幣突破 12.5 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歐盟將削減鋼鐵進口配額,將關稅提高至 50%

2025-10-02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2025-09-30

特朗普對木材進口加征10%的關稅,對櫥櫃和傢俱加征25%的關稅

特朗普的聯合國演講引發歐洲對全球共同承諾的焦慮

2025-09-28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