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中國最長長輸供熱管道——“聊熱入濟”工程北線近日實現全線貫通,標誌著這一跨區域清潔供熱專案取得關鍵進展。
“聊熱入濟”工程旨在將山東聊城電廠產生的工業餘熱“變廢為寶”,轉化為濟南市的“域外熱源”。此次貫通的北線管道長達110公里、管徑達1.6米,是目前我國距離最長、管徑最大、供熱能力最強的長輸供熱管道。
在今冬供暖季,來自聊城信發集團信源電廠的高溫餘熱,將通過這條“超級暖氣管”源源不斷輸往濟南中心城區。
除北線外,“聊熱入濟”南線也計畫於今年年底前貫通。屆時,總長度約150公里的南北雙線將共同為濟南提供1億平方米的供熱能力。據測算,每個供暖季可節約標煤消耗129.8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56.4萬噸,其減排效應相當於4個塞罕壩林場一年的固碳量。
將百公里外的熱源“搬運”至城市並非易事。“聊熱入濟”工程橫跨3市5縣(區),途經140個自然村,涉及110處重要控制節點。
其中南線穿黃隧道施工難度最大,供熱管道需在黃河河床之下穿行4500米,最大埋深達55米。施工團隊成功克服高水壓、複雜地質與大坡度掘進等挑戰,建成了我國目前最長的供熱穿黃隧道。
預計到今年年底,濟南主城區現有的54臺供熱燃煤鍋爐將全部關停退出,為推動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來源:中國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