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Blake Brittain 報導 鄉村音樂家蒂夫特·梅裏特在 Spotify 上最受歡迎的歌曲《獨自旅行》(Traveling Alone)是一首民謠,歌詞令人聯想到孤獨和開闊的道路。
人工智慧音樂網站 Udio 在記者的提示下製作了 “一首具有蒂夫特-梅裏特風格的美國歌曲”,並立即生成了《聖地》這首民謠,歌詞寫道 “駕駛著古老的小路”,同時 “看著田野和天空變換搖擺”。
曾獲格萊美提名的歌手兼作曲家梅裏特告訴記者,Udio 生成的 “模仿 “作品 “無法入選我的任何專輯”。
梅裏特說:“這很好地證明了這項技術在多大程度上根本不具有變革性,這是偷竊。”
長期宣導藝術家權利的梅裏特並不是唯一發出警告的音樂家。今年 4 月,她與比莉·艾莉什(Billie Eilish)、妮姬·米娜(Nicki Minaj)、史蒂夫·汪達(Stevie Wonder)等數十位藝術家一起,在一封公開信中警告說,在他們的錄音基礎上經過訓練的人工智慧生成的音樂可能會“破壞創造力”,並使人類藝術家邊緣化。
大型唱片公司也憂心忡忡。索尼音樂公司(Sony Music)、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和華納音樂公司(Warner Music)於今年6月起訴了Udio和另一家名為Suno的音樂人工智能公司,這標誌著音樂行業進入了關於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高風險版權爭奪戰。
梅裏特是一位獨立音樂人,她的第一家唱片公司現在歸 UMG 所有,但她表示自己與這家公司沒有經濟往來。梅裏特說:“這是為了競爭和取代我們而偷竊。”
在本報記者要求其發表評論時,Suno公司和Udio公司指出,他們過去曾發表公開聲明為自己的技術辯護。他們於8月8日向法院提交了初步答辯狀,否認有任何侵犯版權的行為,並辯稱這些訴訟是為了扼殺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
未知領域
他們將唱片公司的抗議與過去業界對合成器、鼓機和其他創新技術取代人類音樂家的擔憂相提並論。這兩家公司都吸引了風險投資的資金,他們表示,禁止用戶明確模仿頂級藝術家創作歌曲。
但新的訴訟稱,Suno和Udio可以在提示下複製瑪麗亞·凱莉、詹姆斯·布朗等人的歌曲元素,並模仿ABBA和布魯斯·斯普林斯汀等藝術家的聲音,這表明它們濫用了唱片公司的版權錄音目錄來訓練自己的系統。
音樂產業貿易集團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首席執行官米奇-格萊齊爾表示,這些訴訟記錄了大量唱片被無恥複製的情況,目的是讓廉價的仿製品充斥市場,奪走真正的藝術家和詞曲作者的收聽率和收入。
“人工智慧前景廣闊,但前提是必須建立在健全、負責任、獲得許可的基礎上。””Glazier說。
這些唱片公司的主張與小說家、新聞媒體、音樂出版商和其他人士在備受矚目的版權訴訟中對聊天機器人(如 OpenAI 的 ChatGPT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的指控如出一轍,後者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來創建文本。這些訴訟仍處於早期階段,尚未結案。
這兩起案件都給法院提出了新穎的問題,包括法律是否應該為人工智能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材料創造新事物規定例外情況。唱片公司的案件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來解決,同時也提出了其主題–音樂–所獨有的問題。
專門從事版權分析的音樂學家布賴恩·麥克布裏阿蒂說,與書面文字等作品相比,旋律、和聲、節奏和其他元素的相互作用會使版權歌曲中的某些部分更難確定是否被侵權。
“音樂有比文字流更多的因素。”麥克布裏阿蒂說。”它有音高,有節奏,有和聲背景。它混合了更豐富的不同元素,使其不那麼直截了當。”
人工智慧版權案件中的一些索賠可能取決於人工智慧系統的輸出與據稱被濫用於訓練該系統的材料之間的比較,這就需要進行在音樂案件中對法官和陪審團提出挑戰的那種分析。 2018年,羅賓·西克和法瑞爾·威廉姆斯因熱門歌曲《Blurred Lines》與蓋伊的《Got to Give It Up》相似而敗訴,一名持不同意見的法官稱這是“一個危險的先例”。然而,包括凱蒂·佩裏和艾德·希蘭在內的藝術家們已經避免了類似的投訴。
Suno和Udio在非常相似的法庭檔中辯稱,他們的產品沒有侵犯版權,並表示美國版權法保護“模仿或模擬”其他錄製音樂的錄音。音樂版權一直是一個混亂的領域,”朱莉·阿爾伯特說,她是紐約貝克·博茨律師事務所的知識產權合夥人,正在追蹤這些新案件。
阿爾伯特說,即使沒有這種複雜性,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技術也會在版權法的各個層面產生新的不確定性。
誰有合理使用權?
如果像許多人預期的那樣,人工智慧案件最終將涉及針對侵權索賠的”合理使用”辯護,這是美國版權法中另一個充滿懸念的領域。在這種情況下,音樂的複雜性最終可能就不那麼重要了。
合理使用允許在某些情況下未經授權使用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從而促進表達自由。法院通常側重於新的使用是否改變了原作品。
人工智慧版權案件的被告辯稱,他們的產品合理使用了人類的創造。任何與此相反的法庭裁決都將對潛在的數萬億美元的人工智慧產業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Suno和Udio在回答唱片公司的訴訟時表示,他們使用現有錄音幫助人們創作新歌是典型的合理使用。法律專家表示,合理使用可能決定案件的成敗,但在人工智慧領域尚未有法院對這一問題做出裁決。
艾伯特說,與聊天機器人製造商相比,音樂創作人工智慧公司可能更難證明合理使用,因為聊天機器人可以對文本進行歸納和綜合,而法院可能更傾向於認為這種方式具有變革性。
她說,試想一下,如果一名學生使用人工智慧生成一份關於美國內戰的報告,並將有關內戰的小說中的文字融入其中,與之相比,如果有人要求人工智慧在現有音樂的基礎上創作新的音樂,那將會是怎樣的情景。
艾伯特說:“學生的例子”與登錄音樂製作工具,然後說“嘿,我想製作一首聽起來像前十名歌手的歌曲”的目的肯定不同。其目的與藝術家的初衷非常相似。
最高法院去年關於合理使用的一項裁決可能會對音樂案件產生巨大影響,因為它主要側重於新的使用是否具有與原作品相同的商業目的。這一論點是Suno和Udio投訴的關鍵部分,投訴稱這兩家公司使用了唱片公司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