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昨日大幅震盪。
11月13日,現貨黃金價格一度重新升回4200美元/盎司,盤中最高觸及4244.94美元的盤中高點,為10月21日以來的最高水準。不過,晚間價格出現高臺跳水。截至11月13日收盤,倫敦現貨黃金報4171.22美元/盎司,跌0.58%,日內振幅2.39%;COMEX黃金跌0.63%,報4187.1美元/盎司,日內振幅2.42%。
11月14日亞洲交易時段,截至發稿,倫敦現貨黃金在4180美元/盎司附近交投。

展望未來,多數市場觀點仍對金價長期走勢持樂觀態度。瑞銀策略師認為,黃金可能在2026年或2027年的某個時點創下每盎司5000美元的歷史新高。
花旗集團更是預測,在概率為30%的牛市情景下,金價可能在2027年底達到6000美元/盎司。不過,花旗也認為金價在2026年會“步履蹣跚地走低”,並賦予了50%的概率。該預測認為,隨著美國經濟環境改善,金價屆時將回落至3650美元/盎司。
黃金重返4200美元後下跌
現貨黃金價格在過去的兩周內從3886美元的階段低點反彈至4200美元,漲幅超8%。
11月13日亞洲時間段,現貨黃金價格重返4200美元/盎司。國內市場也跟隨上漲。截至11月13日夜間收盤,滬金主連報956.96元,漲0.11%。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報收963.16元,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0.27元,漲2.15%。
黃金股同樣表現強勢。截至11月13日收盤,A股貴金屬板塊大漲,金徽股份(603132.SH)漲停,招金黃金(000506.SZ)、紫金礦業(601899)漲幅超4%。港股黃金股集體走強,中國黃金國際(02099.HK)漲7.60%、靈寶黃金(03330.HK)漲4.64%、紫金礦業(02899.HK)漲4.23%。
受國際金價上漲影響,11月13日國內多家金店也上調金飾價格。周大福、周大生足金飾品價格由前一日的1313元/克上漲至1333元/克,克價一夜上漲20元;周生生足金飾品價格由前一日的1309元/克上漲至1326元/克,克價一夜上漲17元。

工銀瑞信基金表示,金價近期經歷黃金增值稅政策調整、美國9月非農數據小幅超預期、美聯儲轉鷹與美元指數穩步上行等影響,表現出較強韌性。隨著美國政府停擺即將結束,疲軟的就業市場使得市場提升了對12月美聯儲降息的預期,疊加近日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助推黃金價格走高。
不過,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1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國會兩院通過的一項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從而結束了已持續43天的史上最長聯邦政府“停擺”。
受美國政府重新開放後市場普遍拋售的影響,金價週四一度下跌超1%,從此前觸及的三周高位回落。
“貴金屬正經曆一場大範圍拋售,股票、債券、美元和加密貨幣都面臨壓力,並且都在下跌,”獨立金屬交易員Tai Wong表示,“這是典型的‘先買入傳聞,等美國政府重新開放後全部拋售’的套路。”
Kitco Metals高級分析師Jim Wyckoff表示,最初,黃金和白銀市場上漲,是因為市場預期在停擺結束後公佈的經濟數據將揭示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疲軟,並推動美聯儲在12月份至少降息一次。然而,鑒於對通脹的擔憂以及今年美國兩次降息後勞動力市場出現相對穩定的跡象,越來越多的美聯儲決策者表示不願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較低的利率通常有利於黃金,因為黃金不產生收益,而且在經濟不確定時期通常被視為避險資產。
稅收新規落地
除了週邊消息面變化對金價的影響,近日,黃金增值稅政策調整也對國內黃金市場產生了較大影響。
11月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佈《關於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對在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的標準黃金實施一系列增值稅政策調整。
新政將黃金交易劃分為“投資性”與“非投資性”,對於會員單位購入用於非投資性用途(如飾品、工業用途)的標準黃金,稅務進項抵扣比例由13%降至6%,即用金成本提升7%。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走訪最大的黃金批發市場——深圳水貝市場看到,新政實施後,水貝市場的人流量明顯減少,觀望情緒濃厚。
“我們都按照水貝會的價格結算,但只能開收據,如果要開發票再加消費稅。”特力珠寶大廈負一樓的一位商家表示。所謂“水貝會的價格”,即水貝的“大盤價”, 順應新政調整思路,11月8日起,水貝市場參考金價陸續開始區分為“投資金”與“首飾金”兩類,通過價格差異直觀傳達,消除普通消費者對於政策理解的困惑。
11月13日,水貝市場首飾金的“大盤價”是每克1099元。按照前述商戶的說法,目前水貝的“大盤價”已經包含了稅費,以前,水貝市場顯示的金價與國內金價的大盤價基本統一,而當天國內金價的大盤價在每克963元左右。
“最終商家還是會選擇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一位大型黃金珠寶加工企業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世界黃金協會分析觀點認為,成本上升或使中國黃金珠寶需求面臨阻力,然而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這也可能成為推動行業注重工藝、設計創新而非價格內卷競爭的又一契機。另外,金條與金幣需求雖未受政策直接衝擊,但未來投資者可能會更集中地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進行購買。值得關注的是,稅收上調將拉大黃金首飾的購入價與回購價之間的差距,這種價差擴大可能進而抑制黃金首飾的回收積極性。此外,黃金珠寶零售業的整合進程或將加速。
世界黃金協會判斷,如何在高金價環境中吸引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是關鍵。得益於更輕的重量、更低的總價與創新設計,硬足金飾品及“足金+其他材質”產品對金飾門店的重要性及銷售貢獻將持續提升,未來中國黃金投資需求也將持續保持強勁。
仍有創新高可能
儘管金價已處於高位,但多數市場觀點仍對未來走勢持樂觀態度。
嘉盛集團分析稱,美國政府開門後不可避免地回到舉債和高額赤字的老路上來,與此同時包括日本(新首相主張財政刺激)、法國(歐元區第二高的債務負擔)和英國(11月26日公佈預算案可能要加稅來彌補赤字)等發達經濟體的債務負擔和債券市場隱患也不容忽視,這無疑催生了投資者對風險對沖的需求。
“此外,美國政府開門後更寬裕的市場流動性,以及經濟數據可能再次刺激降息預期升高等因素都是黃金的潛在利好。可以說黃金已經再次走上了衝擊歷史高點的道路。”嘉盛集團表示。
瑞銀策略師認為,黃金可能在2026年或2027年的某個時點創下每盎司5000美元的歷史新高。
“核心持倉正變得更具韌性。黃金越來越被視為長期戰略資產,也是資產配置的核心組成部分。” 瑞銀策略師在報告中寫道。
他們認為,“黃金投資者群體的擴大速度正在加快”,並補充稱,“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正從股票、債券、美元及其他資產中重新配置資金,黃金有望從中受益”;此外,“考慮到黃金市場相對於其他資產類別的規模,若這種資金轉移具有普遍性,即便只是小幅流動,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
花旗集團最新發佈的黃金展望報告預測,在概率為30%的牛市情景下,金價可能在2027年底達到6000美元/盎司。這一預測基於大規模的全球財富重新配置,而體量相對較小的實物黃金市場將無法承接,只能通過價格飆升來實現平衡。
儘管6000美元的目標價吸引眼球,但花旗分析師在報告中明確表示,這並非他們的基礎判斷。相反,他們認為金價在2026年更有可能走弱,並給出了50%的概率,該預測認為,隨著美國經濟環境改善,金價屆時將回落至3650美元/盎司。此外,報告還設定了一個20%概率的熊市情景,即如果地緣政治、財政和週期性擔憂顯著緩解,金價可能在2026年底或2027年跌回3000美元/盎司的水準。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