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 > 文章内容 返回
車企競逐人形機器人賽道 技術複用與場景拓展成關鍵
发布:2025-02-28

憑藉在自動駕駛、人機交互、運動控制等方面的技術積累,車企將汽車領域的核心技術複用於人形機器人產業,同時探索未來出行與智能製造的新生態,正成為趨勢。

近期以來,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集團”)、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鵬汽車”)、特斯拉汽車公司(以下簡稱“特斯拉”)等多家車企通過自研方式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還有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等通過資本運作佈局產業鏈,投資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加速技術整合。

相比機器人初創公司,車企擁有前期自動駕駛演算法和數據的積累,同時有完整的生產體系,因此在整機生產和代工方面有一定優勢。車企自研的人形機器人也可以直接應用於車間工廠中。

車企跨界底氣何在

車企跨界人形機器人的底氣源於技術複用與供應鏈協同。車企在造車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這些技術可以複用到人形機器人的研發中。例如,自動駕駛技術中的環境感知、路徑規劃、決策控制等演算法可以應用於人形機器人的導航和避障;人機交互技術中的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演算法可以提升人形機器人的交互能力;運動控制技術中的電機驅動、感測器融合等技術可以優化人形機器人的動作執行。

在實踐方面,廣汽集團將汽車領域的技術積累應用到人形機器人的研發中,降低了研發成本和時間成本。廣汽集團發佈的人形機器人GoMate採用了可變輪足移動結構,融合了四輪足、兩輪足兩種模式,具備自主導航和續航能力。在硬體上,GoMate實現了靈巧手、驅動器、電機等核心零部件的完全自研。在軟體上,GoMate融入了廣汽自研的純視覺自動駕駛演算法,具備自主規劃動作和高效數據採集的能力。

此外,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擎天柱)具備精准控制力和精確神經網路視覺能力,能夠在複雜環境中執行多種任務。特斯拉通過打通FSD(完全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系統和人形機器人的底層模組,實現了演算法複用和數據共用,降低了研發成本和時間成本,計畫Optimus2025年小規模量產。小鵬汽車自主研發的人形機器人Iron搭載多塊自研晶片支持端到端大模型,“大腦”採用自研圖靈AI晶片,算力高達3000T,融合智能駕駛領域技術積累,有720°無死角環境感知能力。Iron已在小鵬汽車廣州工廠投入實訓,主要參與小鵬P7+車型的生產流程。

技術複用降低了車企進入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研發成本和時間成本,使其能夠更快地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同時,技術複用還有助於提升產品的性能和穩定性,為車企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車企佈局機器人的優勢還在於具有豐富的應用場景。

此前,人形機器人被應用於搬運、分揀和質檢等工業場景。未來,車企打造的人形機器人將應用於服務場景中。例如,Optimus的應用場景擴展至家庭護理、餐飲及教育領域;GoMate則瞄準安防、康養與汽車後市場服務。場景拓展不僅拓展了人形機器人的市場應用前景,還為車企提供了新的業務增長點。通過不斷拓展應用場景,車企可以實現技術的多元化應用,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同時提供新的業務增長點。

車企跨界人形機器人不僅是技術延伸,更是對未來智能生態的戰略卡位。隨著技術迭代與成本下探,這一賽道或將成為汽車行業轉型的“第二增長曲線”,但其商業化落地仍需跨越技術、成本與市場的三重門檻。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崔文娟認為,車企入局人形機器人領域可以實現技術同源,將車端演算法複用到人形機器人上,預計未來隨著更多企業的加入,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將更加完善,商業化落地的可能性也將提高。

儘管前景廣闊,人形機器人產業仍面臨多重挑戰。例如,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如減速器、晶片的國產化替代仍需時間;零部件價格高企讓整機價格難以有效降本;類人感知能力、複雜環境交互等關鍵技術尚未成熟,部分產品仍處於工業測試階段等。

“自動駕駛本質上是機器人科學,汽車公司的未來將是AI汽車和機器人。”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未來的挑戰有很多,距離通用人形機器人進入千家萬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上一篇:不止於車 特斯拉有望再做儲能“鯰魚”
下一篇:新職業助力冰雪運動發展
相關推荐
  • 已申請370餘項專利!全球首款水運“高鐵”來了
    链接阅读
  • 科大訊飛第三季度淨利同比增逾2倍,淨利和現金流均轉正
    链接阅读
  • 晶片短缺:人工智慧熱潮如何推高非主流存儲晶片價格
    链接阅读
  • 優必選再爆億元大單,Walker人形機器人全年訂單金額已超6.3億
    链接阅读
  • JetBrains宣佈明年關停雲端開發環境平臺CodeCanvas
    链接阅读
  • 英特爾打造高效異構AI系統:結合自家Gaudi3與英偉達B200
    链接阅读
  • 突破技術瓶頸!中國成功創制出亞納米級高熵合金
    链接阅读
  • 智元精靈G2機器人發佈:全球首款十字腕力控臂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日本新首相將以皮卡車和大豆爭取特朗普支持

2025-10-22

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特朗普對哥倫比亞加征關稅將顛覆美國禁毒與貿易政策

擔憂的汽車製造商競相趕在中國稀土出口限期前完成採購

受撒切尔啟發 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2025-10-21

中国稀土磁铁出口下滑引发供应链担忧

2025-10-20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