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鋰業巨頭贛鋒鋰業(002460)發佈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江西贛鋒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贛鋒鋰電”)計畫通過貨幣方式引入投資人增資,總金額不超過人民幣25億元。贛鋒鋰業已授權管理層在董事會批准的額度內協商確定投資主體及金額。
贛鋒鋰電註冊資本為250890.8萬元人民幣,主營業務涵蓋鋰離子動力電池、燃料電池、儲能電池及相關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贛鋒鋰業持有贛鋒鋰電81.65%股權。贛鋒鋰業董事李承霖在贛鋒鋰電擔任董事。
贛鋒鋰業表示,本次增資有助於提升贛鋒鋰電資金實力,降低資產負債率,推動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助力贛鋒鋰業鋰生態上下游一體化戰略佈局。
值得注意的是,贛鋒鋰電此前已啟動分拆上市的論證工作,此次增資將為其分拆上市創造更有利的條件。通過引入外部投資人,贛鋒鋰電可以優化股權結構,提高治理水準,為未來獨立上市打下良好基礎。
可查資料顯示,贛鋒鋰電此前多次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包括2022年引入小米產投、極目創投等多家知名投資方。
具體價格方面,此次增資為人民幣3元/1元註冊資本,增資完成後,贛鋒鋰電仍為贛鋒鋰業控股子公司,不會導致合併報表範圍變化,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情形。部分其他投資者尚在履行內部審批決策流程,公司將及時披露後續進展。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贛鋒鋰電資產負債率為68.02%,淨資產為570103.06萬元,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59989.23萬元,利潤總額為-6271.76萬元。
考慮到贛鋒鋰電的高負債率,此次增資對其而言是一場及時雨。贛鋒鋰電正在建設多個鋰電池生產基地,例如贛鋒鋰電(南昌)鋰電池生產基地,該專案總投資約40.7億元,預計2025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2026年7月投產。專案建成後將具備年產10GWh新型儲能鋰電池、消費類鋰電池和固態鋰離子電池的能力,年產值可達約60億元。
近年來,贛鋒鋰電在固態電池領域持續發力,已取得多項相關專利,如“一種用於鋰離子電池的極片複合集流體及其製備方法”(CN116779872B)、“一種鋰離子動力電池直冷式熱管理系統控制方法”(CN119921034B)等。這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此次增資將有助於加快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進程。
此次增資對贛鋒鋰業意義重大,作為上游公司其正在加速向下遊鋰電擴展,然而下游的競爭對手寧德時代、比亞迪早已佔據技術及市場優勢。目前還屬前沿的固態電池便成了贛鋒鋰業押注未來,換道超車的重點。贛鋒鋰業此前提到,截至目前,公司旗下固態系列產品已覆蓋硫化鋰、固態電解質、金屬鋰負極、電芯、電池系統等關鍵環節。
硫化鋰方面,贛鋒鋰業稱公司產品純度可達99.9%、D50≤5μm,具備高純度、低雜質含量及優異的一致性等特點,可滿足高導電性固態電解質材料技術要求,公司牽頭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色金屬行業標準:電池級硫化鋰》已進入報批階段,目前已向20餘家客戶供貨。
固態電池電解質方面,贛鋒鋰業目前佈局了硫化物和氧化物兩種技術路線。
硫化物電解質方面,贛鋒鋰業表示已成功製備微米級(D50≈3μm)和亞微米級(D50<1μm)的高離子電導率硫化物電解質超細粉體,其室溫離子電導率分別可達>8 mS/cm和>6 mS/cm。
氧化物電解質方面,贛鋒鋰業稱,在LATP固體電解質陶瓷膜超薄化製備技術上實現突破,可製備出尺寸為6 cm×6 cm、厚度控制在25μm以下並具備可卷繞特性的陶瓷膜,其室溫離子電導率超過0.6 mS/cm。
在金屬鋰負極上,贛鋒鋰業稱超薄鋰帶已具備量產能力,超寬幅超薄鋰帶寬度可達300mm,銅鋰複合帶中鋰箔厚度可達3微米。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