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am Tabahriti 報導 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約35,000名以水道為家的人擔心,長期以來作為陸地生活低成本替代方案的水道生活,因政府削減開支和通貨膨脹而變得難以負擔。
特別是在倫敦,由運河與河流信託基金會管理的水道已成為那些被首都房地產市場高價擠出的人們的避難所。
然而,隨著政府削減資金,作為慈善機構運營的信託基金越來越多地將成本轉嫁出去。
居住在倫敦西北約30英里(48公里)處一艘窄船上的艾瑪·喬諾夫斯基表示,她去年從信託機構獲得的許可證費用從每年約900英鎊上漲至超過1200英鎊(1587美元),漲幅達33%,並且預計到2026年還會進一步上漲。
“我的預算已經完全失控了,”她說道,並提到煤炭、柴油和其他產品的成本上漲,這些是她維持船隻“未準備好的埃塞爾”運行所需的。
對於那些生活在信託基金管理的約2000英里水道上的居民來說,永久性系泊設備成本高昂且供應不足。
因此,Chonofsky 是大約 7,000 名被歸類為“連續巡遊者”的船民之一,這意味著她必須每 14 天移動一次她的船。
雖然比永久停泊便宜,但她的新許可證包括一項新的連續巡航附加費,她稱這相當於一項公共服務。
“我們報告損壞情況,我們使用鎖具,我們確保一切正常運轉。如果我們消失了,這將是巨大的損失——無論是文化上還是實際上,” Chonofsky 說。
資金削減
2023年,政府表示將在2027年之前將運河與河流信託基金的核心年度資金從5260萬英鎊減少到3150萬英鎊。信託基金表示,這將在未來十年內造成約3億英鎊的資金缺口。
“材料、勞動力和基礎設施工作的成本正在上升,而我們的政府撥款正在減少,”該慈善機構划船部門負責人馬修·西蒙茲說。
該信託機構表示,船主們不需要承擔其資金缺口的全部成本,並且希望保持通航,同時確保老化的水道安全且功能正常。
“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它們能夠世代相傳——這意味著每個人都必須貢獻更多一點,以維持它們的生存,” 西蒙茲說。
31歲的自由創意顧問愛德華·克蘭表示,在疫情期間,他花了3.9萬英鎊購買了一艘58英尺(18米)長的鋼制窄船,此前他在地面上租了多年。
“我只是想找一個可以留下我印記的地方。擁有磚瓦水泥並不是一個選擇,”他說。
克蘭表示,更高的費用對一些人來說將難以承受。
“水上有一些人勉強維持生計。如果費用上漲,泊位私有化,他們將無法生存。你可能會抹去整個社區,”他說。
($1 = 0.7561 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