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 > 文章内容 返回
美國私企研發的月球著陸器“奧德修斯”發射升空
发布:2024-02-15

本網綜合  Joe Skipper and Steve Gorman  報導  美國首次月球著陸任務由總部位於休士頓的航空航太公司Intuitive Machines製造的月球著陸器完成。該著陸器於週四早些時候從佛羅里達州發射升空,這也是首次由私人擁有的航天器執行的月球著陸任務,歷史意義重大。

美國東部時間淩晨1點(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600),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了代號為奧德修斯(Odysseus)的Nova-C著陸器,該公司的著陸器從卡納維拉爾角的美國宇航局甘迺迪航太中心升空。

NASA-SpaceX的線上視頻直播顯示,這枚25層樓高的兩級火箭從發射台呼嘯而出,沖向佛羅里達州大西洋海岸上空的黑暗天空,身後是一股熾熱的黃色噴流。

發射約48分鐘後,六條腿的著陸器從距地球約139英里的獵鷹9號上面級釋放,並在前往月球的旅程中飄離。

“IM-1奧德修斯月球著陸器分離確認。”一名任務控制員說。

A SpaceX Falcon 9 rocket lifts off on the IM-1 mission with the Nova-C moon lander built and owned by Intuitive Machines from the Kennedy Space Center in Cape Canaveral, Florida, U.S., February 15, 2024. The mission will attempt to deliver science payloads to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for NASA’s Commercial Lunar Payload Services program. REUTERS/Joe Skipper

據網播評論員稱,幾分鐘後,休斯頓的任務操作人員收到了來自奧德修斯的第一個無線電信號,著陸器開始自動啟動系統並在太空中調整方向。

雖然IM-1飛行任務被認為是Intuitive Machines的一項任務,但它搭載了六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有效載荷儀器,旨在在美國宇航局計畫在十年內重返月球之前收集有關月球環境的數據。

在週四發射的前一個月,另一家私營公司——Astrobotic Technology的月球著陸器在1月8日被聯合發射聯盟(ULA)的火神火箭首次飛行送入軌道後不久,在前往月球的途中遭遇了推進系統洩漏。

Astrobotic的Peregrine著陸器也在向月球運送NASA的有效載荷。此次失敗標誌著私營公司第三次無法在月球表面實現“軟著陸”,此前以色列和日本公司的嘗試都失敗了。

這些事故表明,為了實現其太空飛行目標,美國宇航局比過去更依賴商業部門,面臨著風險。

本次計畫要求奧德修斯在一周的飛行後到達目的地,於2月22日降落在月球南極附近的馬拉珀特a隕石坑。

如果成功,這次飛行將是自1972年阿波羅號最後一次載人登月任務以來,美國航天器首次在控制下降落到月球表面,也是私人公司的首次降落。

這一壯舉也將標誌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爾忒彌斯登月計畫下的首次月球表面之旅。

目前,美國正力爭在中國的載人飛船登陸月球之前,將宇航員送回地球的天然衛星。

IM-1是美國宇航局為私營公司建造和擁有的航天器付費使用戰略的最新測試,以削減阿爾忒彌斯任務的成本。阿爾忒彌斯任務被設想為人類探索火星的先驅。

相比之下,在阿波羅時代,美國宇航局從私營部門購買火箭和其他技術,但自己擁有和運營他們。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上個月宣佈,將首次載人登月的目標日期從2025年推遲到2026年底,而中國則表示目標是2030年。

預計首先到達月球的將是像Nova-C這樣的小型著陸器,它們將攜帶儀器,仔細調查月球的景觀、資源和潛在的危險。奧德修斯號將專注於與月球表面的空間天氣相互作用、射電天文學、精確著陸技術和導航。

Intuitive Machines計畫於2024年在月球南極著陸執行IM-2任務,隨後在今年晚些時候執行IM-3任務,搭載幾輛小型漫遊車。

上個月,日本成為第五個在月球上放置著陸器的國家,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實現了SLIM探測器異常精確的著陸。去年,印度成為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而俄羅斯的嘗試則失敗了。

美國、前蘇聯和中國是其他僅有的成功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2019年,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創造了世界第一。

上一篇:英國將向烏克蘭提供數千架無人機
下一篇:春運過半中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3億人次
相關推荐
  • 中國核聚變裝置BEST專案建設取得關鍵突破
    链接阅读
  • 特斯拉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人形機器人 2026年開始量產
    链接阅读
  • 極米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上半年淨利潤暴增2062%
    链接阅读
  • DeepSeek新模型降價:優化推理效率,API價格降超50%
    链接阅读
  • AI眼鏡元年:下一個智能終端,變得比手機更貼身
    链接阅读
  • 高德發佈鷹眼守護預警系統,實測重大異常事件預警準確率達90%
    链接阅读
  • 全球容量最大!中國超重力場大科學裝置核心設備正式啟動,可實現“時空壓縮”效應
    链接阅读
  • AI重構供應鏈:京東宣佈未來三年持續投入,構建萬億人工智慧生態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法國政府上任數小時後辭職,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6

特朗普施壓結束加沙戰爭 納坦亞胡面臨極右翼反彈

右翼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隨著美聯儲重啟寬鬆政策,外國投資者可利用更便宜的美元對沖工具

特朗普干預後,加沙戰爭距離結束還有多遠?

2025-10-05

比特幣突破 12.5 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