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David Lawder 報導 美國和中國的高級談判代表將於週一在斯德哥爾摩會面,討論兩國之間長期存在的經濟爭端,這些爭端是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貿易戰的核心。雙方旨在延長停火協議,以避免關稅大幅上調。
中國面臨8月12日的最後期限,需與特朗普政府達成一項持久的關稅協議。此前,北京和華盛頓於6月達成初步協議,結束了數周來不斷升級的相互加征關稅措施。
若未能達成協議,全球供應鏈可能因關稅超過100%而再次面臨動盪。
由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牽頭的斯德哥爾摩談判,緊隨特朗普迄今為止最大的貿易協議之後。歐盟已同意對出口至美國的貨物徵收15%的關稅,並同意大幅增加對美國能源和軍事裝備的採購。
特朗普在蘇格蘭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達成的這項協議還要求歐盟對美國進行6000億美元的投資,特朗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美中談判預計不會取得類似突破,但貿易分析師表示,5月中旬達成的關稅和出口管制停火協議很可能再延長90天。
此類延長將阻止局勢進一步升級,並為特朗普與習近平主席可能於10月底或11月初舉行的會晤創造條件。
白宮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發言人尚未對《南華早報》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稱雙方將暫停90天內出臺新關稅或採取其他可能加劇貿易戰的措施的報導作出回應。
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對華實施新的行業性關稅,涉及半導體、制藥、船岸起重機等產品。
“我們與中國的協議非常接近。我們基本上已經與中方達成協議,但讓我們看看事情如何發展,”特朗普在與馮德萊恩會晤前對記者表示,未提供更多細節。
更深層次的問題
今年5月和6月在日內瓦和倫敦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主要集中在降低中美雙方的報復性關稅(目前處於三位數水準),以及恢復中國暫停的稀土礦物供應和美國暫停的英偉達H20人工智慧晶片等商品的供應。
迄今為止,談判尚未涉及更廣泛的經濟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美國抱怨中國以國家主導、出口導向的模式向全球市場傾銷廉價商品,以及北京抱怨美國對科技產品的國家安全出口管制旨在阻礙中國發展。
“斯德哥爾摩將是中國與美國之間首次有意義的貿易談判,”上海諮詢公司Plenum的合夥人鄭元表示。
特朗普在向其他貿易夥伴施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包括日本、越南和菲律賓,迫使它們接受15%至20%的更高美國關稅。
分析人士指出,中美談判遠比其他談判複雜,需要更多時間。中國對稀土礦物和磁鐵的全球市場控制力——這些材料被廣泛應用於從軍事裝備到汽車雨刷電機等領域——已被證明是影響美國產業的有效杠杆。
特朗普與習近平會晤?
在會談的背景下,人們猜測特朗普與習近平可能於10月下旬舉行會晤。
特朗普表示,他將很快決定是否對中國進行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訪問,以解決貿易和安全緊張局勢。關稅和出口管制的新一輪升級很可能破壞與習近平會晤的計畫。
“斯德哥爾摩會議是為特朗普訪華奠定基礎的良機,”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溫迪·卡特勒表示。
貝森特已表示希望延長8月12日的最後期限,以避免美國方面關稅恢復至145%、中國方面恢復至125%。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很可能要求降低對大多數商品徵收的總計55%的多層級美國關稅,並進一步放寬美國對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管制。北京方面認為,此類採購將有助於縮小美國對華貿易逆差,該逆差在2024年達到2955億美元。
目前,中國正面臨與美國芬太尼危機相關的20%關稅、10%的報復性關稅,以及特朗普首個任期內對大多數工業品徵收的25%關稅。
貝森特還表示,他將與何討論中國需要重新平衡經濟,從出口導向轉向國內消費需求。這一轉變需要中國結束持續的房地產危機,並加強社會安全網以鼓勵家庭消費。
邁克爾·弗羅曼,巴拉克·奧巴馬政府時期的美國貿易代表,表示這種轉變是美國政策制定者二十年來的目標。
“我們能否有效利用關稅迫使中國根本性改變其經濟戰略?這仍有待觀察,”現任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的弗羅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