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印度可能會放寬對部分大米品種的出口限制,以避免在10月份新作物上市後,國內出現過剩的情況。
知情人士聲稱,印度政府正在考慮允許白米出口,但要徵收固定的關稅。他們還表示,當局可能會取消對蒸穀米出口徵收的20%的關稅,並改為徵收固定的稅款,以防止貨物價值被低估。
而印度政府推動大米出口的政策可能有助於壓低亞洲大米價格,也有助於緩解全球大米供應緊張形勢。這對於西非和中東那些主要依賴印度大米的國家來說,尤其是一個積極的消息。
去年7月下旬,印度宣佈禁止蒸穀米和印度香米之外的大米出口。在一個月後,印度又決定對蒸穀米出口徵收20%的關稅。
世界上約有一半的人口以大米為主食,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該國之所以限制大米出口,是因為其國內通脹高企,且今年又恰逢印度大選。
印度一位海關官員透露,由於持續的地緣衝突和出口限制,大米價格居高不下,一些出口商利用需求激增的機會,通過走私大米牟取暴利。自從出口禁令以來,印度香米和長粒米的價格在國外上漲了兩倍。
印度政府數據顯示,在2024/25年度財年(今年4月到明年3月)的頭兩個月,印度大米出口總量較上年同期下降21%,至290萬噸。同期非印度香米的出口量下降32%,至193萬噸。
隨著季風降雨的到來,印度預計夏季稻米產量前景樂觀,政府必須想辦法處理過剩的大米供應,以便為新的稻米採購季節騰出儲存空間。
根據印度農業部的數據,截至7月8日,水稻種植面積達到了600萬公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9%。
有印度官員表示,7月至9月之間的降雨分佈對水稻生產至關重要,也將決定印度接下來的大米出口政策。
來源:中國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