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綜合 Cynthia Kim, Yena Park and Youn Ah Moon 報導 儘管該協定可能對韓國綜合股價指數構成利好,但當資金開始流出韓國以履行對美投資承諾時,特朗普總統與韓國達成的貿易協定或將對韓元造成重大衝擊。
為換取關稅降低——韓國汽車及零部件關稅預計將從25%降至15%——韓國談判代表週三同意向美國注入3500億美元新投資。
為避免美元兌韓元匯率市場出現波動,兩國同意將該資金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2000億美元現金,分批支付,每年上限為200億美元。
對於韓國這樣依賴科技和出口的經濟體而言,資金持續外流將導致國內市場流動性收緊,尤其當出口和消費放緩時。
剩餘1500億美元專項用於造船業合作。
韓國首席政策顧問金永範週三表示,投資資金將來源於該國海外資產的運營收益。
DB證券經濟學家文洪哲指出:“這對韓國而言是超預期的協議,尤其消除了投資融資的不確定性。”
“不過,我們現在知道將出現穩定的長期資金外流,這應納入考量,將限制韓元的短期升值空間。”
韓元素來受到當地當局的密切監控,這反映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等金融創傷後形成的警惕心態——當時韓元貶值幅度達50%。
自去年以來,韓元成為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因本地散戶投資者和國家養老基金對美股的日益追捧,導致韓元兌美元持續走低。
與港元或英鎊不同,多數外資銀行必須通過兩家韓國券商進行韓元即期交易。
花旗集團經濟學家金鎮旭預測,未來六個月至一年內,韓元兌美元匯率可能進一步貶值至1450韓元兌1美元。
金鎮旭指出:“韓國私營部門將美元出口收益兌換為韓元的意願可能降低,未來幾年或將引發韓元貶值風險。”他解釋稱,企業海外投資收益不太可能匯回國內,這將導致韓元走弱。
國民養老金服務局(NPS)對海外股票和債券投資的胃口日益膨脹,而其資金來源只能通過拋售韓元換取美元來滿足。
韓國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國民養老金服務局已購入約270億美元海外證券,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一倍。
韓國散戶投資者同樣在加速搶購美元資產。截至9月的本年度,他們購入360億美元海外證券,較上年同期翻倍。
友利銀行經濟學家閔京元表示:“我們討論的是每年200億美元的外匯流出,具體融資和實施細節仍有待確認。” “企業投資正明顯轉向海外,所有這些因素都將導致韓元貶值。”
韓元在政策宣佈後一度走強,但截至格林尼治時間0560,兌美元匯率下跌0.5%至1427.80。
晶片與汽車板塊
韓國基準股指Kospi今年已累計上漲71%,週四開盤即創歷史新高。造船與汽車類股受此消息提振大幅攀升。
政策顧問金某透露,兩國同意對晶片徵收“不低於臺灣地區競爭對手稅率”的關稅,但未透露具體細節。
韓國木材製品和制藥企業將享受最低關稅,飛機零部件和仿製藥則實現零關稅。
週四現代汽車股價一度飆升逾12%,最終收漲2.71%。
造船企業韓華海洋股價跳漲6.9%,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分別上漲3.6%和1.8%。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奧凱瑟琳表示:“該協議消除了懸在經濟和本土市場頭頂的重大陰雲。”
“(15%的關稅)提升了韓國汽車製造商相對於日歐同行的價格競爭力。”
摩根大通預測,受記憶體晶片、金融、國防及造船企業帶動,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將在未來12個月內突破5000點關口,“樂觀情景下有望攀升至6000點”。
週四韓國綜合股價指數收報4086.89點,上漲0.14%,再創歷史收盤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