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drea Shalal, Trevor Hunnicutt, Dan Burns和Bhargav Acharya 報導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週二表示,他將對進口銅徵收 50%的關稅,並很快對威脅已久的半導體和藥品徵收關稅,擴大了這場令全球市場動盪不安的貿易戰。
在向包括韓國和日本等美國主要供應國在內的 14 個貿易夥伴發出新的關稅威脅一天後,特朗普再次威脅要對來自巴西、印度和其他金磚國家的產品徵收 10%的關稅。
他還表示,與歐盟和中國的貿易談判進展順利,不過他補充說,距離向歐盟發出加征關稅的信函僅剩幾天時間。
特朗普在白宮內閣會議上發表的言論可能會給因他加征或威脅加征進口商品關稅而動盪不安的全球經濟帶來進一步的不穩定。
特朗普宣佈對銅徵收新關稅,銅期貨價格飆升逾 10%。銅對於電動汽車、軍事裝備、電網以及眾多消費品都至關重要。新關稅將與已對鋼鐵、鋁和汽車進口徵收的關稅一道生效,但新關稅何時生效尚不清楚。
特朗普威脅對藥品進口徵收 200%的關稅,稱這一舉措可能會推遲約一年,受此影響,美國制藥股也出現下跌。
與此同時,其他國家表示,在特朗普將週三的最後期限推遲至 8 月 1 日之後,他們將努力減輕特朗普威脅要徵收的關稅所帶來的影響。
特朗普政府在 4 月初公佈了一系列針對特定國家的關稅措施後,承諾“90 天達成 90 項協議”。截至目前,僅與英國和越南達成了兩項協議。特朗普稱與印度的協議即將達成。
特朗普說,各國一直在爭相要求談判。
他說:“美國早就該向那些占我們便宜、在背後嘲笑我們愚蠢的國家收錢了。”
他在週二晚些時候表示,週三上午將發佈“至少七份”關稅通知,下午還會有更多。他在 Truth Social 上的帖子中未透露其他細節。
全球貿易夥伴表示,鑒於美國新關稅的宣佈方式毫無章法,就連框架性協議都難以與之達成,這使得他們內部關於讓步的討論變得複雜。
自 1934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特朗普宣佈對來自 14 個國家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後,美國研究機構耶魯預算實驗室估計,美國消費者面臨的實際關稅稅率從之前的 15.8% 上升至 17.6%,達到九十年來的最高水準。
特朗普政府一直將這些關稅吹噓為重要的收入來源。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稱,華盛頓迄今已徵收約 1000 億美元,到今年年底可能徵收 3000 億美元。近年來,美國每年的關稅收入約為 800 億美元。
標準普爾 500 指數週二小幅收低,此前一天,特朗普宣佈新的關稅措施後,華爾街股市大幅下挫。
特朗普表示,他“大概”會在兩天內告知歐盟其對美出口商品的預期稅率,並補充說,這個擁有 27 個成員國的集團在貿易談判中對他領導的政府“非常友好”。
據歐盟消息人士透露,作為美國最大的雙邊貿易夥伴,歐盟希望在 8 月 1 日之前達成協議,對飛機、醫療設備和烈酒等關鍵出口行業做出讓步。布魯塞爾還在考慮一項安排,以保護在美擁有大型生產設施的歐洲汽車製造商。
然而,德國財政部長拉爾斯·克林貝爾警告稱,歐盟已做好必要時進行報復的準備。
他在議會下院表示:“如果與美國達不成公平的貿易協議,歐盟已準備好採取反制措施。”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龍氏週二表示,日本面臨可能高達 25% 的關稅(4 月首次威脅時為 24%),希望為其龐大的汽車業爭取優惠條件,且不會為了達成早期協議而犧牲國內強大的農業遊說團體的利益。
同樣面臨可能高達 25%關稅的韓國表示,計畫在未來幾周加強貿易談判,“以達成互利的結果。”
華盛頓和北京於 6 月達成了一項貿易框架,但由於許多細節仍不明朗,交易員和投資者都在關注這一框架是否會因美國單方面設定的 8 月 12 日的最後期限而破裂,還是會促成持久的緩和局面。
我們最近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好,和他們相處得十分融洽。
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對來自突尼斯、馬來西亞和哈薩克斯坦的商品徵收 25%的關稅;對南非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商品徵收 30%的關稅;對印尼的商品徵收 32%的關稅;對塞爾維亞和孟加拉的商品徵收 35%的關稅;對柬埔寨和泰國的商品徵收 36%的關稅;對老撾和緬甸的商品徵收 40%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