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分銷商森宇股份闖關
2900萬投資電視劇“踩坑”
上海森宇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宇股份”)近日提交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請,擬募集資金10.45億元,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森宇股份是一家新媒體數字版權分銷商,旗下擁有超過6萬個小時的視頻節目儲備時長,包括《汪汪隊立大功》《小豬佩奇》《新白娘子傳奇》等作品的數字版權。但與競爭對手相比,森宇股份的版權實力還存在著較大差距,數字版權內容吸金質量並不高。
此外,森宇股份也曾涉足影視投資業務,但不幸“踩坑”。2018年,森宇股份以2900萬元的投資款,獲得電視劇《南煙齋筆錄》5%的份額。由於參演演員發表不當言論,該電視劇至今仍未播出,森宇股份不得已於2020年計提2900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
2022年業績增長停滯
版權分銷業務毛利率近60%
招股書顯示,森宇股份成立於2010年,自設立以來,主要從事動漫、電視劇、電影等視頻節目的新媒體數字版權分銷業務和新媒體數字內容提供業務。
其中,新媒體數字版權分銷業務是森宇股份的主要營收來源,主要通過購買版權、再出售的方式進行盈利,業務已覆蓋包括騰訊、愛奇藝、芒果、優酷、嗶哩嗶哩、抖音、快手、搜狐等主流新媒體互聯網視頻平臺以及移動端視頻媒體。
2020年-2022年(報告期),森宇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61億元、4.95億元、4.91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為9969.26萬元、1.66億元、1.58億元。可以看出,在2021年,森宇股份的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速還分別達到37.12%和66%,但到了2022年,營收和淨利潤增長均出現停滯。
報告期內,新媒體數字版權分銷收入分別為2.92億元、3.87億元、3.19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80.95%、78.27%及65.02%。
報告期各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7.24%、57.89%和 57.91%,總體保持在較高水準。其中,公司新媒體數字版權分銷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8.70%、58.99%和58.42%。
截至2022年末,森宇股份已積累了6.51萬小時的視頻節目儲備,包括《汪汪隊立大功》《小豬佩奇》《海綿寶寶》《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等動漫,《新白娘子傳奇》《神雕俠侶》《笑傲江湖》《大漢天子》《炊事班的故事》等電視劇,以及《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哆啦A夢:伴我同行》《解救吾先生》等電影的數字版權。
報告期內,騰訊、愛奇藝、優酷一直位列公司的前五大客戶,歷年對愛奇藝和騰訊的銷售收入均在7000萬元以上,對優酷銷售合計超過1億元。此外,2021年和2022年,公司對芒果的銷售收入均在6000萬元以上。
2022年,森宇股份向騰訊銷售數字版權分銷的金額為1.09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22.18%,是其當年的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森宇股份向騰訊銷售數字版權分銷的金額累計約2.65億元,占三年總營收的16.67%。騰訊為其報告期內數字版權分銷業務的第一大客戶。
不過,這種通過買版權再出售的盈利模式,也存在版權鏈瑕疵風險。
目前,我國視頻節目著作權實行自願登記,不以登記作為著作權的取得和生效的前提,實踐中的著作權管理與保護具有複雜性。在採購時公司可能無法完全避免未能識別少數上游供應商故意或過失等情形引致的版權鏈瑕疵。當公司對外分銷瑕疵視頻節目版權或將瑕疵版權用於新媒體數字內容提供業務時,可能會因此面臨糾紛或訴訟,進而對公司的業務開展、企業形象和客戶覆蓋帶來負面影響,亦可因此導致不定規模的經濟損失。
版權實力與對手存在較大差距
投資電視劇“踩坑”
對於森宇股份來說,版權數量是影響公司經營業績至關重要的因素。
針對2022年業績增長停滯的原因,森宇股份並未在招股書中具體說明,但這與其在新數字版權的獲取上遭遇瓶頸,或許不無關係。2020年末至2022年末,公司視頻節目儲備時長分別為6.09萬小時、6.16萬小時和6.51萬小時,增長幅度並不大。
目前,森宇股份在行業內的競爭對手主要為捷成股份(300182.SZ)全資子公司華視網聚。
捷成股份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目前新媒體版權運營業務主要由子公司華視網聚來完成。華視網聚集版權採購、數字分銷、內容運營於一身,積累了5萬餘小時的影視、動漫、節目版權內容。2022年,捷成股份新媒體版權運營及發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6.9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68%;實現淨利潤8.3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6.41%;營業成本為24.97億元,毛利率為32.44%。
可以看出,森宇股份在營收、淨利潤的規模和增長上都遠不及華視網聚。這也意味著,以所持有版權的單位時間獲得的營收來看,森宇股份的數字版權內容吸金質量並不高。
此外,華視網聚在購置數字版權上的投入也遠高於森宇股份。報告期內,森宇股份的無形資產購置金額分別達到1.25億元、1.99億元和2.09億元,而捷成股份2022年購置影視劇版權的金額達到18.4億元,約為森宇股份同期的9倍。
森宇股份當然也想要擴充資源,本次IPO,其擬募資10.45億元,其中8.07億元將用於版權庫建設專案。
此外,森宇股份也曾涉足影視投資業務,但不幸“踩坑”。
據招股書,2018年,森宇股份與上海劇合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簽署《電視劇<南煙齋筆錄>聯合投資合同》,約定公司以2900萬元投資上海劇合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全權負責制作的電視劇《南煙齋筆錄》。投資完成後,森宇股份持有該電視劇5%的投資份額,可按相應比例獲得該劇發行後的淨收益。
2019年,《南煙齋筆錄》已製作完成並獲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森宇股份年末形成存貨2900萬元。然而,由於參演演員發表不當言論,該劇長時間未能發行上映,基於謹慎性原則,2020年森宇股份對該存貨全額計提了跌價準備。
公開資料顯示,《南煙齋筆錄》是劉海波、葉昭儀聯合執導的民國傳奇劇,由劉亦菲、井柏然領銜主演,2022年2月該劇已經改名為《一曲三笙》,劇集也從68集刪減變更為55集。積壓近5年,《南煙齋筆錄》能否播出仍是未知數。
此前擬賣身光一科技失敗
創始人套現億元後離場
森宇股份前身為森宇有限,由崔惠玲與劉建春分別出資6萬元、4萬元於2010年共同設立。
2017年5月11日,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轉讓,證券簡稱為“森宇文化”,證券代碼為“871565”。2021年2月18日,森宇文化終止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轉讓。
新三板掛牌期間,森宇文化曾計畫賣身光一科技(300356.SZ,現已摘牌),但以失敗告終。
2018年3月23日,光一科技發佈公告稱,擬收購森宇文化100%股權。經交易各方初步協商,森宇文化100%股權的交易價格初定為10.5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森宇文化的淨資產為1.49億元,按照資產基礎法評估的話,收購增值率達到了605%。
然而,此次重組歷時近一年多卻以失敗告終。2019年4月20日,光一科技發佈公告,因雙方已達成的交易對價形成較大差距,公司決定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12日,深交所發佈公告,決定光一科技終止上市。公司股票於6月20日進入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期交易十五個交易日,最後交易日為7月12日,7月13日被摘牌。
賣身失敗後,森宇股份創始人之一的崔惠玲,在套現過億元後退出。
2020年11月、12月,崔惠玲分兩次轉讓公司股份,套現4300萬元;2021年9月,崔惠玲再次轉讓公司股份套現7053萬元。通過這幾次轉讓,森宇股份引入達晨財智、麟毅資產等外部股東,崔惠玲也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而早在2015年初,劉建春就將其所持股份轉讓給了陳志永。陳志永是劉建春的妻弟,也是目前森宇股份的實際控制人。
招股書顯示,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陳志永直接持有公司38.70%的股份,並通過寧波佳昌控制公司23.60%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62.30%的股份,系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轉載自《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