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Tim Cocks 報導 在過去半個世紀之前,雄偉的小火烈鳥在非洲有四個繁殖地:博茨瓦納和納米比亞的兩個鹽田、坦桑尼亞的一個蘇打湖以及南非歷史悠久的鑽石開採城鎮金伯利外的一個人工水壩。
現在,它只有三個。
根據保護主義者的說法和一份針對當地議會的法院判決書,多年來,未經處理的污水流入卡姆弗斯大壩(Kamfers Dam),而卡姆弗斯大壩是南非唯一一個小火烈鳥聚集繁殖的水域。
小火烈鳥目前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視為瀕危物種,而不是瀕臨滅絕的物種:它們的數量還剩下200萬到300萬只,其中五分之四分佈在非洲,其餘的分佈在南亞較小的地區。
但是,它們的數量正在急劇下降,最後幾個繁殖地之一的毒害使它們的處境急劇惡化。
專門研究火烈鳥的保護生物學家塔尼亞·安德森(Tania Anderson)告訴記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即將把火烈鳥的威脅等級提高到 “易危”,即 “在野外瀕臨滅絕的風險很高”,這主要是因為火烈鳥的棲息地越來越少,只有鹹水河口或足夠淺的蘇打湖可以讓它們涉水而過。
安德森在談到卡姆弗斯大壩的污水洩漏事件時說:”這確實令人非常不安。火烈鳥在維護我們濕地的水生態系統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021 年《生物保護》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污水威脅著地球上廣大地區的水生生態系統。儘管去年在哥倫比亞舉行的聯合國 COP16 生物多樣性峰會上,200 個國家齊聚一堂,共同應對野生動物面臨的威脅,但會議並未達成任何協議。
它們就這樣消失了
南非野生動物與環境協會 2020 年 5 月拍攝的畫面顯示,卡姆弗斯大壩上的火烈鳥變成了豔麗的粉紅色。路透社本月訪問時,卻沒有看到火烈鳥。
走近一看,水裏是綠色的污泥,冒著氣泡,散發著人類排泄物的惡臭。
布倫達·布斯回憶說:“那是一片粉紅色的海洋。”她凝視著這個沒有鳥的湖泊,這個湖泊位於她擁有的農場內,湖邊點綴著金合歡樹和羚羊。
布斯說:“它們全都消失了。”上個月,布斯獲得了法院命令,迫使非洲人國民大會管理的金伯利市政府(一個擁有 30 萬人口的城市)解決這一問題。
向南非高等法院北開普省分院提起訴訟的律師阿德裏安·霍維茨(Adrian Horwitz)說,多年來,污水處理廠 “逐漸失去功能,以至於.每天約有 36 兆升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大壩”。
市政府經理塔佩洛·馬特拉拉(Thapelo Matlala)告訴記者,竊賊破壞了工廠並偷走了設備,導致工廠停工。
他在辦公室外說:“我們正在制定修復損壞的新策略,”他補充說,這需要 1.06 億蘭特(592 萬美元),但市政廳沒有這筆錢。
在去年的選舉中,非國大失去了長達30年的多數席位,而未能提供服務正是主要原因之一。
小火烈鳥主要吃螺旋藻,這是一種藍綠藻–通過它們的嘴過濾。這限制了它們在鹼性水體中的生存,主要是在東非大裂谷。
它們對繁殖地很挑剔,只有三個繁殖地在印度,其餘三個都在非洲。
2006年,火烈鳥開始在卡姆弗斯大壩繁殖。當地鑽石開採商埃卡帕集團(Ekapa Group)的濕地專家埃斯特-範德韋斯特伊曾-科埃澤(Ester van der Westhuizen-Coetzer)說,她在另一個湖邊的草地上涉水時發現了一群火烈鳥。
2020 年,大壩上有 7.1 萬只雛鳥,每個季節都有多達 5000 只新雛鳥。
她說,“它們已經錯過了三四個繁殖季節,許多還死於肉毒桿菌中毒,這是一種在廢物中滋生的疾病。”
她說,污水已經成為整個南非的問題,那裏的污水處理廠幾乎都無法正常運轉,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整個系統都會退化並爆炸”。
她說,“這將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不僅僅是對火烈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