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綜合 Sachin Ravikumar 和 Virginia Furness 報導 新一屆英國政府採取了第一步措施,以推動公共和私人投資,並現代化經濟,將國家財富基金置於現有的國有機構之首,釋放資金用於立即使用。首相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和財政大臣拉切爾·裏夫斯(Rachel Reeves)希望吸引數百億英鎊的私人資本投入新興和增長中的行業,以加快經濟發展並應對實現淨零排放的挑戰。
“英國對商業開放——變革的工作已經開始,”裏夫斯在宣佈調整國家實體結構的同一天宣佈了增加住房建設和消除新建基礎設施障礙的計畫後說。
政府計畫通過現有的英國基礎設施銀行(UK Infrastructure Bank)分配額外的73億英鎊(合93.5億美元)的公共資金,以便投資可以立即開始。政府希望吸引三倍於公共資金的私人資本,用於投資港口、氫能、汽車和鋼鐵等領域。英國商業銀行也將與新基金保持一致。
英國可能需要每年額外投資500億至600億英鎊,以實現其淨零排放目標。
上周的議會選舉中,斯塔默領導工黨大獲全勝,他試圖消除該黨“增稅和花錢”的形象,並吸引了私人投資者。
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來,該國的企業投資一直疲軟,引發了多年的政治不穩定,許多地區在生產力方面落後於倫敦。
政府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審議顧問的建議,以確定新基金的長期運營、管理和資本部署方式。
格林金融研究所首席執行官瑞安-瑪麗·托馬斯表示,明確政府各發展機構的角色對於投資者來說也至關重要。
“試圖在非常分散和複雜的投資者環境中導航確實存在摩擦成本,”她說。“我認為我們現在有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可以看看如何將所有這些置於一個單一的框架之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學者此前曾警告稱,NWF的工作與現有的國家投資機構的工作存在重疊的風險。財政部表示,政府將推出新的立法,以通過立法鞏固該基金的地位,使其成為永久性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