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Naomi Rovnick 報導 投資者對英國大選中獲勝的工黨持謹慎態度,對其可信度進行觀察他們必須在經濟增長和政府債務之間尋找平衡點。我們必須看看債務發行是否會增加,以及經濟是否能夠以足夠快的速度增長,從而使額外借款被視為可以接受。英國資產管理公司Marlborough的首席投資官Sheldon MacDonald表示。
MacDonald表示他對英國股市持中性態度,但對國債略微看好,因為預計英國央行將下調利率。
在連續多年資金外流後,FTSE-All指數中所有公司的總市值(2.4萬億英鎊,合3.07萬億美元)低於單個美國科技股如蘋果和晶片製造商英偉達的市值。
穩定之後呢?
在週五早些時候承認敗給工黨並辭去黨領袖職務後,保守黨將選出自2016年以來的第六位領導人,此前數年,該黨在英國脫歐後的未來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
投資者希望Starmer和他的即將上任的財政部長、前英格蘭銀行經濟學家Rachel Reeves能夠提供更加穩定的領導以及可預測的稅收和貿易政策。“紐約或香港的投資者可能會看到這些頭條新聞,並很容易地說出‘何必呢,這是個爛攤子’,”資產管理公司阿特米斯(Artemis)投資解決方案主管托比·吉布(Toby Gibb)說。
“大選所做的是消除這種不確定性,讓海外投資者在投資時感到更安心。”
一個積極的跡象是,以貿易加權為基礎的英鎊匯率已回到脫歐公投前的水準。
吉布表示,他預計英鎊將保持強勢,並看好英國股市。
其他投資者則持謹慎態度。
“我們知道,政治穩定通常會帶來整體的逐步改善,但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變化,”翰森投資(Janus Henderson)歐洲股市投資組合經理湯姆·奧哈拉(Tom O’Hara)說,他的英國敞口低於MSCI歐洲指數中英國的權重。
“你需要一些更實在的東西,比如哪些公司將從哪些政策中受益,”他解釋說。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英國的年均經濟增長速度從未超過2%。
英國基石投資管理公司基金經理本·麥基(Ben Mackie)表示,他也不看好英國增長主題。他表示:“英國股市和經濟面臨巨大的結構性問題,英國股票基金的資金流出‘極為負面’。” 數據顯示,英國企業投資在31個經合組織(OECD)經濟體中排名倒數第二,外國直接投資停滯不前,勞動力生產率疲軟。 諮詢機構Ondra的數據顯示,英國養老基金和保險公司已將英國股市在其投資組合中的占比降至4%左右,而2000年這一比例為50%。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的數據顯示,儘管民意調查顯示工黨有望取得歷史性勝利,但在6月份,投資者仍從英國股票基金中撤資59億美元,這是連續第44個月出現資金流出。 不過,瑞銀(UBS)歐洲股票策略主管傑裏·福勒(Gerry Fowler)表示,一個積極跡象是,美國和亞洲的大型投資者多年來首次開始詢問英國的情況。 “興趣變得更加廣泛,”他表示。 “但這種熱情不太可能在短期內轉化為真正的強勁表現。我認為目前還沒有太多資金流入。”